国家统计局10日公布11月经济运行数据,11月份,反映工业品出厂价格变动的PPI涨幅为2.0%,其中,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7%。
分品种来看,数据剧烈的波动变化成为11月份最大的特点。首先是原油出厂价格同比大幅下降了14.7%,而成品油中的汽油、柴油和煤油出厂价格分别上涨19.7%、7.9%和22.3%。化工产品价格类中,橡胶同比下降9.3%,聚苯乙烯价格下降24.1%,涤纶长丝下降25.5%。但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出厂价格同比上涨32.7%,其中,原煤出厂价格上涨31.6%。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出厂价格同比上涨3.3%。其中,普通大型钢材价格上涨7.7%,普通中型钢材上涨3.5%,普通小型钢材上涨5.1%,中厚钢板上涨1.3%,线材价格下降4.7%。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9.4%。其中,铝下降11.0%,铜下降32.3%,铅下降37.5%,锌下降43.0%。
此外,在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中,燃料动力类、黑色金属材料类和化工原料类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3.2%、9.0%和0.4%,有色金属材料类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8.4%。。
月环比来看,数据显示,8月PPI涨幅为10.10%,9月下降至9.10%,月度降幅为一个百分点;10月月涨幅下跌至6.60%,至11月涨幅降至2.0%,其下降之剧烈,为多时以来所罕见,而数据的这一变动也显示出了外部环境变化的冲击开始显现。此前,多家机构均预测11月PPI涨幅在2.3%至5.0%之间。但是降至2.0%,还是出乎市场预期。
由于PPI属于上游产业的价格变动指标,从产业延伸来看,其价格变动最终将向下游传导,从而体现在其后的CPI变动之中。市场目前预计下周公布的CPI指标将回落至3%以下,如果PPI指标在其后月度内继续回落,则CPI最终指标也将进一步下滑,这一变化将进一步强化市场对明年初通缩的担忧。
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结束,晚间公布的政策方针大计没有悬念,保增长、促就业,尽力避免经济出现通缩局面,财政与货币政策猛烈出手的结果可以预期,这一信号一直也在释放。目前市场预期最高经济工作会议对证券市场稳定与发展直接作出部署,从股市10日的表现来看,银行金融股的拉升起到了稳定的作用,化解了下行压力。
PPI大幅回落,中国着眼于促投资反通缩
评论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