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不断,理还乱(与神角力之十)


    沿着“哭墙”转角一侧的拱门进入古城一条狭窄的街道,商铺居家相连,凡犹太人的居所挂着以色列蓝白相间国旗,阿拉伯人的院墙上则画着橄榄树和巴勒斯坦国旗甚至好斗的阿克萨烈士旅标志,原本是世代和睦相处的友邻,现在却巷子空空荡荡,偶尔匆匆过往的行人。

    Z导游指着街角的一块石碑:“知道那是什么吗?一座坟墓的墓碑!2000年,“阿拉伯人起义”,居住在这里的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关系突然紧张起来。住在巷口的阿拉伯人与住在巷子里的犹太人断了交,阿拉伯人向犹太人发出警告:出门走别的道。邻居不理,继续从阿拉伯人门前走,愤怒的阿拉伯邻居开枪杀了他。以色列管理当局在枪杀地点竖立了墓。古街通向小巷的入口砌有装饰性的拱门,现在这些拱门大都安装了铁栅栏,每到夜间这些拱门将即刻锁闭。

    穿过狭窄的石板路,进入一条招揽游客生意的室内一条街,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店铺相连,几拨金发碧眼游客。走到尽头拾阶而上,是出口的宽大的拱门,拱门一侧两位着避弹背心的武装特警,两双警惕的眼睛注视着过往行人。透过拱门望出去,屹立着触动阿以神经的萨赫莱清真寺,被贴上了金箔巨大的穹顶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闪,营造出一种富贵神圣的氛围。距萨赫莱清真寺不远的就是银顶的阿克萨清真寺。 691年,伍麦叶王朝哈里发在耶路撒冷的圣殿山修建磐石上的萨赫莱清真寺(又称:圆顶寺),以金色圆顶、镶嵌细工及装饰图案著称。圆顶寺是广义的阿克萨清真寺的中心,是保存至今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建筑之一。其周围有一批宗教建筑物,包括建于同期的银色圆顶的清真寺,即狭义的阿克萨清真寺。该寺于771年毁于地震后重建,是耶路撒冷最大的清真寺,以精美装饰的墙出名。

    “圣殿山”这个名称来源于犹太教,圣经旧约记载:犹太教第一圣殿就建在这里。现在只剩下一段残迹--哭墙,其上却建有两座伊斯兰教著名的清真寺,充分显示了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纠缠共生、彼此又不能相容的历史现状,很多古迹犬牙交错,难分彼此,稍有不慎,就会引发事端。2000年9月,时任以色列反对党利库德集团主席的沙龙强行“参观”阿克萨清真寺建筑群,以示捍卫主权的坚强决心,这一事件被认为是引发持续数年的巴以大规模流血冲突的导火索。从此清真寺对游客关闭了参观的大门。近在咫尺却不能入门参观,不免感叹!

    热情的Z导游介绍:圆顶寺初期兴建不过是座石条砌成的平顶寺院,与一般寺院无大区别。公元11世纪初增建了具有伊斯兰特色的大圆顶、镏金装饰。改建后,礼拜大殿长90米,高88米约30层楼高,宽36米,殿内耸有53根大理石圆柱,49根大理石方柱,擎撑着屋顶。此前寺院只有东西两面有门,因是面南礼拜,所以又开了一道北门。寺院整体建筑气势壮观。大殿可容纳5000人礼拜。1994年由约旦国王侯赛因出资650万美元为这个圆顶覆盖上了24公斤纯金箔。历史学家称该寺是“地球上最豪华最优美的建筑物和历史遗产”。

    圣殿山啊,全世界有哪个地方令你如此着迷、如此神圣、如此引发争端、如此令人心碎?!

    犹太教说,这是上帝赐给他们的土地,古代犹太王国的首都,城内锡安山上还有他们的宗教圣殿;

    基督教说,这是耶稣诞生、传教、牺牲、复活的地方,当然是无可替代的圣地;

    伊斯兰教说,这是穆罕默德夜游登宵聆听真主安拉祝福和启示的圣城,有世界上最美丽的清真寺 。

    正应了中国人方的一句老话:剪不断,理还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