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全新的职业生涯——“的的三十年记忆”之五


开始全新的职业生涯——“的的三十年记忆”之五

1982年是改革开放的第五个年头,这一年国人政治上的大事很多,最重要的是中共十二大的召开。这一届党的领导层具有承上启下的典型特征,胡耀邦出任总书记,邓小平作为政治核心的角色依然是军委主席。值得一提的是他又多了一个新头衔——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尽管这个机构现在已经完全成为了历史,但在当时这却是个位高权重的机构。众多开国元勋都从现职岗位上退出,进入了这个具有咨询、保驾、象征意义的元老荣誉机构之中。回过头来看,这个举措应该是中共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创新,它对于结束在共产党执政的国家中通行的老人政体,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啊。

在改革开放之初的那几年,体育健儿在世界体坛上的精彩表现为激发国人的精神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年中国体坛的明星无疑是男子体操选手李宁,他在南斯拉夫举行的第6届世界杯体操比赛中一举荣获单杠、自由体操、跳马、鞍马、吊环和全能6项冠军。创造了世界体操史上的神话,被誉为国际体坛的“体操王子”。这个荣誉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两年后李宁又在中国首次参加的洛杉矶奥运会上一举拿下体操个人项目的三枚金牌,续写了中国体操的神话。尽管在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上,李宁惨遭失败,随后便黯然退役。然而他又在商界缔造了一个新的神话,如今他所打造的中国体育用品第一品牌——李宁牌又成为了国人在这一领域中新的骄傲。李宁的成功无疑既有其当年在体坛积累的人气和影响力优势,更有其准确的市场定位的成功因素,集中在体育产品领域做强做大,同时凭借自身在体育界的号召力,与中国一些优势体育项目进行捆绑,并极好地开展了亚运会及奥运会的体育营销。他及他的企业、产品的成功,不仅为中国体育界争了光,也成为中国企业界的杰出范例。

这一年世界上的大事堪称英国、阿根廷为争夺马尔维纳斯群岛爆发的“马岛之站,阿根廷凭借地理上的本土作战及人数上的优势,本来根本没把原理本土、长途奔袭的英国人放在眼里,然而在先进的武器及现代的战争理念面前,占尽优势的阿根廷驻军最终还是举起了白旗,向英国远征军投降。这也再一次说明,在现代化战争中,那些传统的优势都将不再成为优势了,没能与时俱进的阿根廷军队为此吃了大亏,也以血的教训给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们上了重要的生动一课。

说了国家和世界的大事,当然还要说说我自己了。这一年是我大学毕业、重返职场的一年,不知是谁发明了“大学镀金”这个说法,这句话用在我身上还真是贴切。四年前我的身份就是一个市属集体工厂的普通工人,每月工资38.6元;而四年的大学生活之后,重新回到社会却摇身一变,成了堂堂的国家干部,工资也扶摇直上,变成了每月56元,差额尽管不过区区十几元,但却相当于当时一个人的生活费啊。当然,这还仅仅是表面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大学生活对我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产生了脱胎换骨的改变。作为文革后恢复高考入学的第一届管理专业本科生,同学们的心中都涌动着一股投身改革开放热潮、奉献青春的激情,记得毕业前的那些日子,同学们身在校园之中,心却早已飞向了社会改革大潮的洪流之中。那段日子里,同学之间谈论最多的都是有关毕业的打算,尽管后来的实践证明我们当时的想法的确都很幼稚,但那种单纯、热情、向往、渴望、踌躇满志的图景,却是如此清晰深刻地留存于我们对那个年代的美好记忆之中。

那一年我已年满28岁,从下乡当知识青年算起,进入社会已经有11年了,不像现在的大学生毕业时还没有出过校门,和他们相比,我们那时要算是“老江湖“了。但就我个人而言,行为方式仍然是比较书生气,毕业前的那一段时间轻松得很,完成了毕业论文之后,主要时间都用在了解决恋爱婚姻的大事上了。据我后来得知,在那段时间里,许多同学可是忙得很,为毕业分配的事情四处找人、托关系,尽管当时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似乎还不是很严重,但这些活动还是对同学们的毕业去向起了不小的作用。据说那些去权力部门的、留校的,大概功夫都没少下。不过我当时处于完全的无意识状态,倒是落的轻松,而且由于我是带工资上学的,年龄又不小了,因此留在沈阳市人事局进行二次分配似乎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儿。可能是我的政治面貌(当时已是7年党龄的中共党员)、以往的经历(当过团干部)、学习成绩(专业课成绩全优)、毕业论文的选题(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浅谈八十年代的开锁艺术》,主要是有关行为科学在企业管理方面的应用探讨)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的档案拿到市人事局之后,就被享有选人优先权的”沈阳日报社”号下了。就这样,在我没有丝毫思想准备的情况下,我大学毕业后的职业经历就从新闻单位开始起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