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昨天公布PPI指标之后,国家统计局11日公布了11月份CPI运行指标,11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4%,涨幅较上月回落1.6个百分点,创下自2007年1月以来的新低。1-11月份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3%。
从地域与结构来看,城市上涨2.2%,农村上涨2.9%;食品价格上涨5.9%,非食品价格上涨0.6%;消费品价格上涨3.1%,服务项目价格上涨0.3%。食品价格上涨仍然是最主要的拉动CPI的因素,但涨幅处在大幅回落之中。以下是分类指标:
一、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5.9%。其中,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2%(其中猪肉价格下降9.3%),鲜菜价格下降2.1%,粮食价格上涨5.8%,油脂价格下降0.1%,水产品价格上涨11.2%,鲜果价格上涨4.2%,鲜蛋价格上涨2.9%,调味品价格上涨6.2%。
二、烟酒及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3.2%。其中,烟草价格上涨0.5%,酒类价格上涨8%。
三、衣着类价格同比下降1.7%。其中,服装价格下降2%。
四、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同比上涨3.1%。其中,耐用消费品价格上涨1.2%,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服务价格上涨7.3%。
五、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2.0%。其中,西药价格上涨1.2%,中药材及中成药价格上涨3.6%,医疗保健服务价格上涨0.6%。
六、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下降0.7%。其中,交通工具价格下降1.3%,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价格上涨14.3%,车辆使用及维修价格上涨0.9%,城市间交通费价格上涨4.3%,市区公共交通费价格上涨0.8%;通信工具价格下降19.0%。
七、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同比下降0.3%。其中,学杂托幼费价格上涨1.1%,文娱费价格上涨1.6%,旅游价格上涨2%,文娱用耐用消费品及服务价格下降8.6%。
八、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1.1%。其中,水、电及燃料价格上涨1.7%,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5.6%,租房价格上涨1.9%。
而CPI与昨日公布的PPI指标月环比增幅“大幅跳水”,进一步强化市场对通缩担忧。实际上,尽管市场早在11月底已经估计CPI增速将有较大幅度回落,但2.4%的幅度仍然超出了大部分构机的预测,此前,多家机构预测将回落到3%以下,幅度在2.7%-2.9%之间。而鉴于PPI深幅回落以及继续下行的趋势,其传导效应将会进一步拖低后期的CPI指标,从而可能使得该指标在明年第一季度回落至临界点之下,出现负值。
从需求角度来看,当前的局面是外部市场疲弱对经济冲击明显显现,数据显示,我国对外出口7年来首度出现绝对增速的下降,外商直接投资也出现下滑苗头,因此促进内需将是经济工作的重头戏。而结合CPI与PPI数据下行压力增长的现实,我们同意市场关于降息的基本判断,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结束造成市场信息真空之际,央行减息将成为新的消息面预期及影响股指具体走势的主要因素;目前一般预计,年内仍有一次降息行动。
CPI连创新低,期待下一次降息
评论
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