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种因素导致PPI迅速回落?未来是否会出现负值?PPI对CPI又将出现何种传导现象?货币政策是否将会即可推出?
和讯网特约国家信息中心宏观战略处处长高辉清予以解读。
PPI增幅走低将持续半年
和讯网:国家统计局刚才公布了11月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2.0%,创下31个月的新低,而此前业内预期值还都在4%-5%之间,您怎么看?
高辉清:觉得倒也比较正常,从主要原因来看,就是受到了国际影响,而且这个影响是非常大的。前期没有反应出来,是因为国际影响对于PPI指数有一个滞后效应,当前滞后效应开始逐步体现出来。
和讯网:其他原因还有哪些?
高辉清:还有国内因素,工业下降的速度很快,很多原材料库存积压很大,需要低价促销,有的工厂出现半停产或者停产,对需求方面的拉动降得也很快。我们看到十月份的工业数据下跌的速度那么快,十一月份我想可能还会继续下跌,连续需求拉动减弱,库存又增加,国际市场又传导,这三个因素使得PPI快速下跌。
和讯网:您认为未来PPI走势会如何?
高辉清:我觉得这个趋势最少得持续半年左右,因为刚才说的三大因素,半年之内都很难改变。
和讯网:如果基于上述判断,未来PPI会不会出现负值?
高辉清:非常有可能,不排除个别月份会出现负值,但持续往下出现负值的概率我觉得不是特别大。
原因是,当库存消化完了的时候,PPI基本上就会上升。而且PPI和基建投资很有关系,我们政府现在主要在大规模投资,这个政策已经定了,等到这些投资政策开始逐渐消化完库存以后,它就会对市场价格产生拉动作用了。
和讯网:今天出PPI数据,明天要出CPI数据,您预测CPI走势可能会怎么样呢?
高辉清:我想CPI肯定也会跌,但跌多少还不好预测。
和讯网:上个月业内预测CPI可能是在3%左右的水平,PPI这么出人意料地下跌,CPI会不会也出人意料?
高辉清:也可能会出人意料。
和讯网:您觉得PPI快速下降会对CPI产生什么样的传导作用?
高辉清:正常情况可能会有一段的时滞,上涨往往很难传导下去,可是下跌会比较明显地传导下去。上涨的时候会受产能过剩的影响,竞争太激烈了,尽管企业成本增加了,但仍不敢提价。但下跌过程中,还是由于竞争的原因,成本低了,只能会想着降低价格来提高竞争力。所以,在下跌的过程中,PPI会对CPI产生比较明显的传导作用。但这个传导最少也是一个季度。
和讯网:从PPI或者CPI来看,未来存在通货紧缩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高辉清:我觉得基本不会出现明显的通货紧缩的可能性。但终究不排除一两个月出现负增长,但作为整体来说我估计通缩可能性不会太大。
还是这个原因,需求到一定的时候就会到底了。
货币政策短期难起作用
和讯网:昨天网上有这样一种说法“未来出台的经济数据将糟糕得出人意料。”您认为最糟糕的情况会是怎样的?
高辉清:对中国的话就是看GDP,如果不是GDP就是看工业增加值,再主要是投资。主要是这几块。
和讯网:您认为四季度GDP可能会怎么样呢?
高辉清:要这样算的话就比较低了,7%左右可能都会到。
和讯网:那么在PPI、CPI陆续出来后,又是出人预料地大幅下降,会不会马上出台相应政策来进行调整呢?
高辉清:首先我们看到,已经出了很多政策了。从我个人觉得,在促进消费的角度来说,政策处得还确实不够,比如说,现在我们鼓励医疗、教育消费,国际上看,我们的比重还非常低,在消费上面我觉得政策还应该拉大和加强。
和讯网:从货币政策方面,比如近期会不会继续降息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高辉清:货币政策我想已经没有多少意思了,即使增加了贷款也没人贷,很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形,所以,货币政策不能看得太重,无非是降降息,降低点企业的融资成本,但不一定对经济有直接的作用,关键还是靠财税政策,主要是财税和投资方面的政策。
货币政策一般是紧缩效应比较大,但对放松效应不大,它有点像放气球一样,紧的时候往上一紧就带下来,如果通过绳子把气球往上推就推不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