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有女初长成:家门口的中学
溪溪读初中时,我就决定让她读家门口的中学。
家门口的中学原来是职工子弟学校,现在由教育局接收了,改为16中。
16中有过辉煌,但现在没落了。听一个老师说,16中没落的原因是领导胆子小,没有违规去狠狠地抓升学率。结果是高中没有了,初中大家也不愿意去读。
我让溪溪读16中的理由有很多,如:1)可以节省很多费用,初中属于义务教育,是国家福利,能享受当然应该享受;第二,溪溪身体不太好,特别是过敏性鼻炎还很严重,需要治疗;第三,溪溪在学习笛子,我希望她能继续下去;第四,能够看得见她的学习,一旦不行,马上可以请老师补习;第五,希望溪溪营养好一点,能够长高点;第六,天天和家里人在一起,可以培养家庭感情,特别是对她的情感升华有好处。但别人送儿女到重点学校读书也有理由:如学习环境、师资力量。
溪溪似乎也知道家里的决定,所以她在报考初中时选择了报名费最低的学校——株洲县五中。县五中也是省重点中学,只是在株洲县,比较远。
溪溪的考试很理想,时间不长就来通知要我们去交费。但我们考虑那里的生活条件,最终没有去交费。
溪溪在16中读书,成绩波动大,一下这门功课还可以,一下就不及格了,害得我们不得不时时给她请老师,但总的来说,人还听话,甚至有时候还主动要求我们管严格一点。
现在看来,其实读书还是靠自己,有天分、有努力,哪怕是最差的学校,也有成绩很好的人;就是最重点的学校,也有成绩很差的人。
今年,溪溪已经读初三,今年学校也换了校长,感觉变化还是很明显的。如校纪校风;如学习质量。
我有时候想,溪溪运气还是不错的,关键时候就如有神帮助;有时候又想,要是把她放在重点学校,结果会怎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