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匡政:1996,韩流像一种病毒登陆了?


叶匡政:1996,韩流像一种病毒登陆了?
                      ——改革30年系列评论之十九

1996年流行词:韩流

       如今,韩流正遭遇“寒流”,网络和民众对韩国文化已显出抵触之心。裴勇俊、宋承宪老了,H.O.T、SES解散了,崔真实、安在焕逝去了,《太极旗飘扬》《大长今》已成过去时,阔腿裤、紧身衣也不再时尚,一个属于韩流的经典时代似乎已经远去。过去人们说韩流像一种病毒,现在看来,倒像一场狂风。狂风过后,重新审视当年惊羡和感受,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新的启迪。

       中国和韩国1992年8月24日才正式建交。现在媒体多把韩流入侵中国的第一波,算在1996年,但说起理由来大多不太明了。其实从这一年开始,各地方电视台已开始播韩国电视剧了,盗版VCD也使一部分韩片流进了中国。这一年韩流虽处在潜伏状态,但它的第一批拥趸已悄然诞生。

       一般人把韩国电视剧《爱情是什么》央视首播,看作韩流入侵的一个标志,但在播出时间上,有各种不同说法。《爱情是什么》拍摄于1991年,主演是崔秀钟和李顺才等,在韩国曾创下过64%的高收视率。前两年韩国评选上个世纪10部最佳电视剧,该剧仍名列首位。它是韩国第一部在国外造成影响的韩剧,当年在日本也有过高收视率。我国引进的时间大约是1996年,开始央视每星期日上午播出2集,观众反响不大,随着收视率激增,在观众强烈要求下,央视在1997年安排了重播,由此引发对韩剧的热潮。

       韩剧的喜爱者女性居多,这与编剧性别有关。在韩国编剧70%为女性,而且多是受过大学教育的家庭妇女,本身对家庭、温情、时尚、都市就有丰富体验。所以韩剧模式,多是女性说给女性听的故事。韩剧极少有令人惊异的大事件,讲的就是老百姓日常故事,加上生活化的对白,对人性细微的观照,对情感浪漫的表达,以及对非暴力结构的崇尚,使它很快赢得了国内观众好感。《爱情是什么》的角色虽以男性为中心,但它的视角和笔触依然是女性的,所以它的观众群体更为广泛。

       如果说韩剧主要影响的是成人世界,那青少年更多追随的是韩国流行音乐。在中国拥有歌迷数量最多的可能是H.O.T组合了。他们就像韩国音乐在中国的神话,歌迷们为那种白色童话和天使般的感觉迷醉。他们的歌曲,有对青春的渴望,也有对战胜成人刻板世界、摆脱束缚的呼唤。

       H.O.T是5个热力四射的高中生,1996年出道就赢得了满堂彩。他们不仅被很多青年人视为自己精神的花园,更是韩流的鼻祖式人物。我们只要看两句他们当年的自我介绍,就知道他们对青年人影响之深了。安七炫介绍自己:呵呵~在H.O.T的团员们都很好哦!他们总是让我笑翻了。我是个很情绪化的人,而且很敏感,嘿嘿~我还很爱哭哦!很好笑吧!!安胜浩介绍是:我有个大耳朵哦!!!!呵呵~每个女孩都爱我的酷发型,我情绪化的脸,呵呵~~我能说什么呢!!张佑赫说:呵~我以前曾有一头很蓬的头发,跟HEE JUNE比起来是第二蓬哦!嘿嘿!没有人可以让他的头发那么炫的吧!不过现在我是金头发哟!许多女孩都拜倒在我的金发之下呢!!原来如今网络上流行的表达方式,隐秘的源头在这里。

       随着韩剧流行,韩式逆反服饰也成了时尚。女孩子把夏天看作是显露上身线条的季节,所以要穿宽宽大大的仔裤。冬天展现的则是腿部苗条,臃肿大衣下必然配裙装,来衬托双腿的纤细。男孩喜爱韩式嘻哈风,服装吊儿郎当、发型怒发冲冠、发泽多彩多变,最酷的是接手机那一声“要不再要”(韩语“喂”),尽显撩人心弦的韩派风格。

       韩流虽然退潮了,但韩剧所带来的那种对真挚情感的追求、对亲情爱情的维护、对个性张扬的尊重,在今天仍然会时时引起人们的共鸣。这是最值得我们反思韩流的地方。

1996年备忘:

       廊桥遗梦:电影《廊桥遗梦》的热映,使婚外恋再成热点话题。古旧的廊桥,漂泊的游客,一个是历经沧桑的牛仔,一个是孤单的农夫之妻。两个中年人一次偶然的邂逅,为灵魂找到了归宿。它刻骨铭心,它凄婉醉人,它圣洁柔美,然而最终两人还是回到了各自平淡的命运中。伦理与情感、情爱与责任使这个故事成了一个永恒的话题。“这样的事……永不再来。”这样的事,又天天在来……

       传销:1980年代末,传销就传到了内地。随着传销公司增多,各种骗局、老鼠会也尾随而至。1995年国家发出《关于停止发展多层次传销企业的通知》,开始整传销业。1996年4月由于首次批准了41家传销企业可开展闻传销,一时间又使传销成为社会热潮,无数人因此变得疯狂。他们期望从传销中收获财富和成功、鲜花和掌声,然而大数人的结局却是血本无归、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又过了两年,传销才被真正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