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根“长筷子”


  电影《奔腾时代》中最后胜出的那匹烈马,是我所喜欢的。

  其实,开始的时候有那么一部分骨子里有反判心理的马——就和“饼子”一样,称为烈马,但时间一久,它们大部分宛如比筷子长了一截不好使用,慢慢慢慢就磨得和普通筷子一样长短,只有“饼干”这匹烈马,它这根筷子是金子做的,怎么磨都磨不短,要使用它,就必须另找一根跟它差不多长的筷子,这样一来,两根比别的筷子都长的筷子,才被别人发现:“啊,它不是废物,它夹的菜比我们更多、更远、更快……”。

  烈马的定义很多,有的人、烈马,性格凶猛者也;有的人说,烈马运动天赋着也,但电影中“饼子”性格虽猛,但被半个苹果征服;跑的虽快,但长的并非马高马大。这让我想到潘长江,和那句“雷锋同志个不大,可他的精神传天下,董存瑞个不高,可关键时刻顶炸包,凡是浓缩的,都是精品。

  在马中,烈马是精品,在人中,“烈马”是个性鲜明的人,不盲目地和社会齐走的人,敢于批评社会现象的人,他,就是韩寒。我是很赞赏他的,并不代表我要学习他,我可以韩寒这面明镜,看到社会上很多现象。

  韩寒一直用他的文章批判一些中学生已知道,却不敢说的问题,引起别人提问时,他又灵巧的解释。韩寒一直用他文采飞扬的流笔毫不掩盖的说一些社会事物,并头头有道。

  韩寒的别的学科不好,打破一些人的“学习好写作文才好”的传统思想。

  社会上敢于当“烈马”的人少了,敢于作“长筷子”的人少了。

  看过《奔腾时代》,在我眼中出现的……

  并没有看过《泰坦尼克号》之后所感到的人间真情,也没有看过《珍珠港》之后的心情涛汹。

  我仅仅是掩卷深思。做一根长筷子又何妨,只要有识马的伯乐,你就会展示出比普通筷子高出一截的才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