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相如仅存的诗歌比《诗经·关雎》还震撼人


相如好色

丁启阵

 

相貌英俊、谈吐文雅的司马相如,厌倦了整天跟在景帝刘启屁股后边骑马打猎的生活。于是辞去武骑常侍这个武官职务,跳槽到了喜欢谈诗论文的梁孝王刘武那里。梁孝王是喜欢结交文人墨客的王子,对司马相如的到来,当然是非常欢迎的。但是,同在梁孝王府中的著名作家邹阳,可能是出于嫉妒,向梁王进谗言道:“司马相如长得是不错,但穿衣打扮太艳丽,人品不可靠(服色容冶,妖丽不忠),他花言巧语博取大王的欢心,窥视大王后宫众嫔妃,大王您难道没有注意到这点吗?”

梁王于是找来司马相如,问他:“您觉得自己好色吗?”司马相如答道:“臣不好色。”梁王又问:“您说自己不好色,那么比起孔子、墨子来如何呢?”司马相如说:“古人避色,孔子一听到齐国赠送美女乐队给鲁国的消息,他就跑到国外去了;墨子乘车旅行,听说前方城市名叫朝歌,立即拨转马头,原路返回。他们的做法,犹如藏进水中躲避火灾,藏进山里躲避洪水。他们都是在看见诱惑人的尤物之前就躲开了,怎么证明他们是不好色的呢?”

为了证明自己的不好色,司马相如接着讲了亲身经历的两个故事:

故事之一发生在司马相如没有离开老家的时候:司马相如生长于四川成都,单身时代住在一所大屋子里,没有谈情说爱的伴侣,好不寂寞。他的东邻有个女儿,头发如乌云,漆黑发亮,蛾眉皓齿,青春靓丽,容光焕发。这位美丽的女子,常常举首西望,一直期望司马相如能跟她相好,形影不离。这位女子追了司马相如三年,他始终都没有答应这位多情的女子。

故事之二发生在司马相如辞去朝廷职务后离开长安前往梁王驻地(河南商丘)的路上:一天早上,司马相如从溱、洧(古代两条河流名字,在今天河南省境内)出发,傍晚抵达上宫(古代宫室名)。上宫宾馆实在是太华丽了,宛如神仙居所。司马相如推门进去,到了堂屋,只觉得芳香扑鼻,但见帐幔高挂。一个房间里,有个女子独自斜倚床上,身姿柔美,有如花朵一般,神采奕奕,身材肌肤之美难以形容。见司马相如进去,她含羞却走,微笑着问他:“尊贵的客人是哪国的公子?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吧?”接着,她准备了甜酒,搬来了琴。喝过甜酒,司马相如乘兴弹了《幽兰》《白雪》两支曲子,女子合着音乐,唱了起来:“独处室兮廓无依,思佳人兮情伤悲,有美人兮来何迟,日既暮兮华色衰,敢托身兮长自私。”唱歌时,女子挨着司马相如,忘情时分,头上的玉钗挂在司马相如的帽子上,罗袖拂到了司马相如的衣服。时间在不知不觉中逝去,太阳西下,天地幽暗,屋外风声惨烈,白雪飘飞。空房之内,一片静谧,听不到丝毫人声。于是,女子铺设好寝具,拿出了各种服饰和珍奇的玩意儿,金制的香炉里燃起了香薰,纱帐低垂,褥席重叠,角枕横放。女子解下外衣,露出了贴身的内衣。洁白的胴体若隐若现,柔软的身体,饱满的肌肤,凑过去亲近司马相如。司马相如已经清晰地感觉到,那女子的身体柔滑如脂。正在这玉山将倾的千钧一发之际,司马相如却平定了脉息,摒除了内心邪念,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拒绝了女子的诱惑。最后,毅然决然,潇洒地跟女子道别离去。

上述见于《美人赋》的记载,如果属实,司马相如简直就是圣人,是木头人了。

但是,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琴挑、夜奔、开酒吧的故事,千古流传,妇孺皆知。可以肯定,司马相如不但不是木头人,而且是能妙解风情的恋爱高手!请看他挑逗年青寡妇卓文君时的两首乐曲的歌词(《琴歌》):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夕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凤兮凤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体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前一首,除了最后两句有点想入非非之外,表达的基本上是发乎情止乎礼的思念与暗恋;后一首,“孳尾”(动物雌雄交媾),“通体”(交媾),就是赤裸裸的意淫了。如果说,前一首大致相当于《诗经》中的《关雎》,那么后一首就大大超越了《关雎》。换言之,为了追到爱人,司马相如创作出了比《诗经》更震撼人心的诗歌。

    可能有人会以《美人赋》和《琴歌》不一定是司马相如的作品为理由,否定本文所述。我以为,文学、人性之事,倘若不是做学术论文,而是写篇随笔,或者亲朋好友之间,于茶余饭后谈论一番,还是可以的,至少是无伤大雅的。

                                                 2008-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