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童记忆之萤火虫


山村夏日的夜晚总是让人感觉舒服一些,或许是因为白天被太阳烘烤的无所适从的缘故吧,一到晚上,人们就三三两两的走出家门,聚集在门口大路旁。村童更是耐不住黑夜的寂寞,吃过晚饭就跑到外面和伙伴们撒着欢的嬉闹。

玉米的秧苗已经高过大人的身高,整片的大地里,稍有微风就能听见玉米秧苗互相摩擦的声音,只因玉米已经渐渐增加着分量。村童守在一片玉米地旁边,期盼的眼神不住的在地里眺望着,“来了一个!”,村童终于发现了目标,几个小伙伴听到以后分别注视着玉米地方向的动静,不一会的工夫,一个闪动的“亮点”从玉米地里飞了出来。早已等候的村童和小伙伴噼里啪啦的跟着“亮点”跑去,那“亮点”很快就被村童收入囊中。“又来两个!”,看着飞过来的两个“亮点”似乎有要高飞的趋势,伙伴们纷纷用手掌相扣,发出啪啪的声响,“亮点”居然从高处落了下来,又两个“亮点”到手了。不一会工夫,村童已经收获了45个“亮点”了。

不要以为“亮点”只是从玉米地中飞出来的啊。夏日的夜晚,总会有萤火虫点着自己的探照灯出现在地头和田间的。而玉米地中往往是萤火虫最经常的来处,村童把萤火虫装入早已准备好的小瓶里。透明的小瓶子因为装入了几只萤火虫会不时的闪动着亮光,村童喜欢这自制的小灯笼,这个夜晚就可以自己驱走黑暗了。

村童不想把每只萤火虫都装入瓶子,他还要做成更漂亮的小灯笼。葫芦花是最理想的灯笼罩了,白色的花瓣里装入一只小小的萤火虫,再把分开的花瓣捏合在一起,正好形成一个灯笼的形状。里面是萤火虫发出的黄蓝相间的光亮,在白皙的花瓣映衬下,格外吸引人的目光。

有几个淘气的小伙伴,残忍的将萤火虫发光的部分揪了下来,贴在脑门上、眼皮上,就好象自己的小脑袋也变成了发光体一样,而这样被破坏了的光亮通常不会坚持太长时间。但他们并不在乎,因为一个晚上足可以抓上十几只萤火虫来供他们来装饰。或许是为了保护自己,萤火虫也会发出微臭的气味,伙伴们碍于这不好的味道,也就残忍那么几下就会停手,要不然回到家里整晚都会有淡淡的味道伴着入睡了。

村童不喜欢用萤火虫来装饰,他只是抓来几只放在瓶里或做成闪亮灯笼花来陪自己度过漫漫长夜,第二天会把他们都放掉,这样村童相信每晚都还会有萤火虫从玉米地中飞来。

追赶着、捕捉着、抓住了又放掉,村童喜欢看那闪闪的光亮,它比满天的繁星更容易触碰。抓住它,村童阅读着来自田地深处会飞的梦想;放任它,期待不久的守侯中又是一片迷人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