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实战:“文笔能力”重于“听说能力”等于失败的开始


  每每听到一些师兄师姐、老师、前辈,在各种场合强调专业文案写作能力的重要性时,我都会露出微笑、频频点头以表示对其所阐述理念的认可。渐渐地当此类言语听多了之后,我便产生了厌倦感。因为对于任何一个行业、组织、工作岗位,外在的呈现无非就是:听说与读写,综合一些叫做“沟通”,这是我一直比较深知杜明的情形。而在近期的思索及本身的实践过程中,我感觉到“文案写作能力”的重要程度已经被过于夸大,因为现在已有“文笔能力”重于“听说能力”这样的“价值取向”产生。

  所以无论是站在职场还是生活的角度,我都觉得这样的评判标准是有失妥当的(至少以一个普遍的逻辑推理为参照物)。

  那么,先从几个简要的案例出发,进行评估。

  假设1、男生要追求心仪的女生,(屏蔽形象、金钱等身外因素)     
男生除了通过各种“传播载体”写表达感情的文案以外,最重要的是要能很好的倾听对方,接着便是要有一张很会说话的嘴巴.以这三个的举止形式,才是一个成功的前提。而如果只是“文笔很有文采”其余二项指标都很一般。那除非是在“古代”,按现代的文化来说就算有也可能是存在少部分。

  假设2、简历投递后的面试(屏蔽研发类等职位、毕业高校等外在因素)
那作为一名求职应聘者也同样,如果你只会写一份很有针对性的好简历而因此获得一个面试机会。但在和HR的交流过程中你的倾听与表达各方面都一般曾至“牛头不对马嘴”,那只能很遗憾的与你的offer失之交臂。

  而从写专业文案的本身来说,在现代企业运营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类型文案,你只要明确两点:1、你写这个文案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什么?2、你这份文案最终的受众是哪些?确定了这些之后剩下的工作,你只需大量的翻读相关信息、参照相应的模块、加之时间与次数经验的累积,我觉得就完全可以创造出一份优秀的文案,且并不需要什么特殊技能。

  但,听说能力却不同,因为“它”更多时候是一个正在进行时的反映,不会有太多的酝酿时间。并且我指出的这种“听说能力”不仅限于一些“原本”的交流,“它”还涵括了你的英语倾听的准确度,你口语表达的流畅度。

  从目前的行业精英就可以看出,通常一个综合“听说能力”优秀的,更容易产生影响力也越会受到外界的关注与好评。比如阿里巴巴的那位马云先生就是一个最好的典范。而据我平时观察,那些总是强调文案写作能力是如何如何重要的人,“他们”大部分都是“听说能力”大于“文笔能力”。

  作为我的话,我一直觉得自己的“文笔能力”还勉强可以,但是“听说能力”比较差劲,所以为了不愿面对失败,还是需要好好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