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品房市场需求真的是个黑洞吗?
---对政府出面推动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联想
文/汪华斌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人到处悲哀就业困难;然而国务院17日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促进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政策措施,更有官员表态要稳定商品房价格;仿佛中国的商品房需求是个巨大的黑洞,永远都没有饱和的概念;于是要求全民继续投身于房地产开发,因为这里面是一个无底洞市场和巨大的商机。
国务院会议指出,近期国家采取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政策措施,已对房地产市场产生积极影响,不少城市商品住房成交量有所回升。当前,要坚持住房市场化基本方向,坚持对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众实行住房保障制度的原则,加大政策力度,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进一步鼓励和支持住房消费,保持合理的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以前我总爱研究中国现在的住房有多少,实际人均占有住房为多少。因为按我的预测和一些城市2006年的评估,2006年城市人口每家都占有一套商品房;而且平均面积超过了140平米。如果我们再把各单位住房和原有的公房计算,我们城市实际每家的住房是多少呢。也就是说,按我的价值观念计算;中国的商品房已经饱和。只是因为我们社会的住房是两极分化,所以这平均的住房实际并不是老百姓的住房;老百姓依然没有商品房。然而我们社会还有一个奇特现象,那就是商品房并不是按户口而是集中在外来人口那里;如港澳台老板,中国内地的个体户和民营企业的老板;这些人有的是多套住房,而具有户口的公民却不一定有商品房;因为公民所是没有富起来的人。
学习了国务院的会议决定后,我才明白我们社会的商品房永远有市场;因为外来人口是我们社会一个无边无际的市场。首先是这些先富起来的人,他们(她们)需要在全国到处有商品房;这样也就免去了住酒店的额外消费。另外我们有的老板只要自己的业务扩展到哪个城市,自己就会在哪个城市买套商品房;这样的目的不仅是省去了自己住酒店的钱,而且还方便;所以这样的商品房成本还是十分划算的。看我们现在城市商品房的居住结构就知道,我们社会的商品房并不是真正城市户口的人拥有;而是以外来经商的人为主。而真正的城市户口的人拥有商品房的很小,大多数人还是没有商品房的人;所以我们社会城市经济经济适用住房火热,这就是对应城市户口的老百姓的住房产品。
为什么这次国务院鼓励购买第二套商品房政策很受欢迎的,因为我们社会现在就业根本无法固定;所以为了就业的需要,任何一个人也需要多套住房。今天在这里就业需要这里的住房,明天可能会离开到另外地方去就业;那么领悟地方还是需要住房。就业的不稳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所以才有中国农民工这个特色的词语产生。如果多套商品房的政策实施,中国人估计每个城市买一套住房都不多;因为今天南方的经济效益好,我们就到南方去就业;明天北方的经济效益好,我们就奔北方去就业。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多套住房也不多。就如现在的农民,在工作地需要住房;在老家还要修建新房;这就是我们可亲可敬的中国人。只要有了经济效益,我们的商品房永远也是供不应求。
前些年我们商品供不应求,主要是因为有钱人把商品房当成增值的产品;现在我们商品房回归到住房价值还是供不应求,因为我们的就业原因决定了中国人的商品永远不够;所以房地产依然是中国的发展方向,就是我们的农田全部建成商品房;我国的商品房还是不够,谁叫我们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呢;全世界都会来淘金,所以商品房再多依然是供不应求。
首先是中国公民有13亿之多,按照家庭计算也有四亿多家庭;如果按照分别在三个城市工作计算,我国公民需要商品房就是12亿套。再按照我们流动就业的途径计算,又需要留有充分的余地;所以中国公民就是有36亿套的商品房,也不一定能够满足需要。比照现在外来人口的就业情况,基本是公民与外来人员相当;所以外来人员也需要36亿套商品房。如此说来,中国大地需要商品房只有达到100亿套;估计商品房的价格才会降下来。
100亿套商品房,这是一个多么大的潜在市场呀;我们应该鼓励全世界的房地产老板来中国开发,这个工程太庞大了;估计我们开发房地产就需要五十年。
谁说中国的基本建设热潮过去了,它还没有真正地热起来;想到这么庞大的市场,我们每个人都热血沸腾;我们的基本建设投资如此庞大,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成为世界的富人呢。谁说现在的大学生就业难,全部投身于房地产还不能满足需要呢。
看来是我的观念落后,我还以为中国的商品房饱和了;谁知它还没有开始呢。这么大的市场,中国人什么都不需要了;我们只需要开发房地产就能发财。这是多么令人鼓舞的信息呀,大学生也就不需要着急就业了;因为这就业的春天就在商品房的开发之后,它真的使人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