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统首谈俄军改革“大戏”的弦外之音


   有关俄军改革的动作,早在今年9月15日,即俄罗斯完成从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撤军两周后,由总统梅德韦杰夫发布“重塑军队面貌”命令展开。随后,俄国防部长和总参谋长相继透露出了军队改革的主要内容:精简人数、调整建制、实现军队常备化、更新装备以及提高军人待遇等。核心是提高俄军的整体作战能力。 

    这个消息在时隔3个月后的今天由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首次公开具体谈论,这意味深长。这表明,在经历了俄格战争之后,俄军战力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得到了全面暴露,特别是俄军存在军队官兵比例过高问题,影响作战效率和作战能力,成为俄军在未来战争中必须面对和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另一方面,问题虽然得到暴露。但是,作为军队和军人,能否主动接受改革也是个问题,因为,一旦改革,必然要触及到军方既得利益群体,需要统一思想认识。再者,还要确定具体的操作方案并得到各方认可,方能进入实质性实施。只有这几个主要条件同时具备,改革才能拉开大幕。梅德韦杰夫此时公开谈论军队改革问题,说明相关条件已经具备,俄军提高战力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军队改革向来比较敏感。但是,俄军此时使用如此大的动作来推进改革,一方面说明现行的军队指挥和作战体系不适应现代化作战模式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俄军谋求崛起,从而适应俄罗斯恢复大国自信的关键之举,透过事件的本身,我们还是能够得到诸多启示的。

    军官精简是俄军缩编的重头。俄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在今年10月曾表示,到2012年,俄军人数将从目前的120万人裁减至100万人,军官人数将从目前的35.5万人降至15万人。军官裁减重点集中在军队参谋指挥部门和后勤保障部门,将按计划待军官服役期满撤销军官岗位及编制的方式进行。俄军中央指挥机关的军官人数将从目前的2.2万人减少到8500人,被裁减的机关和岗位将实行社会化转制。

    俄军总参谋长马尔科夫11月说,将缩减和调整各级军事指挥人员。到2012年,将军人数将从1100人降至900人;校级军官人数也将大幅缩减;中尉和上尉军官将从5万人增至6万人;取消现有准尉军衔,解散培养准尉军官的军校。马尔科夫说,俄军全军14万名准尉军官中仅2万人与战斗及战备工作有直接关系。

    就稳定军心、确保被裁军官物质保障问题,梅德韦杰夫说,被裁减军官可以平民身份在军队机构工作,并免费在军校接受再就业职业技能培训。

    同时,俄将大幅提高军官待遇。梅德韦杰夫说,从明年1月1日起,俄军“确保俄国家安全的重要常备部队”军官的工资将按军衔及职务分别提高到7万至25万卢布(1美元约合28卢布)。

    梅德韦杰夫在讲话中说,为提高军队战斗力,俄军将逐步取消师和团级单位建制。目前,俄军正在完成从军区、军、师、团四级建制向军区、军、旅三级建制的过渡。俄军将继续保留陆海空三军兵种,同时保留航天兵、战略火箭兵和空降兵三个兵种。未来,俄军所有部队将全部转为常备部队。

    俄军高层认为,苏联时期所采取的应对大规模战争的军队结构已不能应对现代威胁,大规模师团正面作战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现代化战争取胜不再依靠士兵、坦克及飞机的数量,而在于军队战斗素质和新型武器系统的技术优势。为期5天的俄格军事冲突就是例子,由旅一级部队承担相关任务最为合适。

    从2009年开始,俄陆军战斗集群将从现有师团建制逐步转向旅建制,并将俄军大部分摩托化步兵师拆分为数十个常备旅,人数在3000人到4000人,装备精良且拥有高度机动性和快速反应能力,主要应对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

    梅德韦杰夫强调,提高俄军军事装备是俄军改革重点。据俄媒体报道,计划中的俄罗斯2009年国防采购预算将达到创纪录的12000亿卢布,占俄国内生产总值的2.6%至2.7%,为2002年的15倍。

    在陆军方面,俄军将加快坦克T-95、BTR-90装甲车、“龙卷风”自行火炮、无人机和激光制导炸弹等先进武器的生产和列装。

    俄海军今年将完成“布拉瓦”导弹的试射和装备计划。995型战略核潜艇中的第一艘“尤里·多尔戈鲁基”号也已于今年完成了试航。目前,该型号另外两艘潜艇正在建造之中,这种潜艇将与“白杨-M”机动弹道导弹团,以及改进后的图-160战略轰炸机一起构成21世纪的俄军新一代“三位一体”战略打击力量。

    未来5至6年内,俄陆军和海军将收到400多件新式武器样品。这些新式武器已通过国家试验,其中数十种将获准批量生产。其中包括“伊斯坎德尔-M”战术导弹系统,“菊花-S”反坦克导弹及“铀”反舰导弹。

    在战略火箭兵方面,俄军将用“白杨-M”逐步替代现役的数十种战略导弹,目前已有多个井基战略导弹团完成了“白杨-M”的换装,首架车载“白杨-M”也已进入战斗值班。所有换装工作将持续到2015年,而“白杨-M”的服役寿命将至少持续到2040年。

    此外,俄军还将侦察、通信及指挥设备的更新列为国防采购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