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收费不是用“数学模型”算出来的


中国高校收费不是用“数学模型”算出来的

 

“中国高校学费应适度下调12.84%!”2008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颁奖典礼在重庆大学举行。记者获知,其中获一等奖的几组同学都通过数学模型得出“中国高校学费偏高”的结论,来自华南农大的张迪英等3名同学更计算得出“应适度下调12.84%”。 (《重庆晨报》12月21日报道 ) 

 

大学生用数学模型得出“中国高校学费偏高”的结论,其实并非什么“重大科研成果”。只要略有常识的人,根本不需要所谓的“数学模型”,谁不知道这一现实呢?“中国高校学费偏高”或“中国高校乱收费”的问题,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了。因此,这样的“成果”,也就是在学生竞赛中拿个奖罢了,基本上不会在现实中改变什么。

 

高校学费标准本来应该由教职工成本、学生支出、教学成本、固定资产使用等几部分构成,不包括非正常办学费用。但如今有几个学校是完全按照这样的标准来收取的呢?高校收费居高不下,很多家庭因为供养大学生而不堪重负,教育致贫现象并不罕见,甚至还出现了个别家长因无力筹措孩子学费而自寻短见的惨剧。教育过度产业化的恶果,现在已经开始显现,如果不及时刹车,社会必将为之付出更为沉重的代价。

 

当前的社会现实中,高校收费不是用“数学模型”算出来的,而是用“利益”甚至是“私欲”来测算的。有人曾总结出教育乱收费的八大成因:一是“油水”丰厚,二是学校集权,三是政府教育投入不足,四是查处、打击力度不够,五是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克扣,六是行政支出占用,七是家长望子成龙,八是读书高于人的传统。我想再加上两条:某些教育者的贪婪;政府监管部门的不负责任!

 

用“数学模型”来计算高校学费,是运用技术手段得出理论上的结论。而理论上的东西,在中国一般是行不通的。要想真正改变“中国高校学费偏高”的现状,仅仅依靠所谓的“数学模型”根本办不到。彻底改变现状,一要靠国家增加教育投入,二要硬起手腕加大对乱收费现象的查处力度。归根结底一句话,要看领导重视不重视、有没有这个决心。乔志峰的BLOG


新闻链接
http://news.163.com/08/1221/04/4TLL17UP0001124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