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于侵华日军炮火的宋代“四大书院”之一的衡阳市石鼓书院日前在衡阳重修完毕。
石鼓书院始建于唐朝,位于衡阳市城北的石鼓山上,至今已有1200年的历史。宋景祐二年(公元1035年),钦赐“石鼓书院”。韩愈、朱熹、周敦颐等学者、文人游吟、讲学于此。经过多次扩建重修,石鼓书院成为湖湘文化的发源地。
1944年7月,石鼓书院在“衡阳保卫战”中毁于日军炮火。2006年4月,衡阳市正式决定重修石鼓书院。重修石鼓书院工程分为两部分,一是石鼓山上的仿古建筑群,主要有唐宋时的大观楼、合江亭、武侯祠、李忠节公祠、书舍、石鼓书院山门;二是石鼓山下的桥亭和广场等附属建筑、禹碑亭、石拱桥、石鼓碑廊等。
此次重修石鼓书院工程沿袭了历次重修筹资办法,采取民间捐资、政府垫资保底的融资渠道。捐资过程中得到了衡阳市民的大力支持,在工程总投资额1207万元中,社会各方捐款就达1068万元。(王永华)
(责任编辑:石希)
湖南衡阳“千年学府”石鼓书院恢复古韵
评论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