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华/文
由央视耗费巨资拍摄的22集电视剧《浴血坚持》星期六晚上在其一套黄金时段演播完了。据说这部电视剧是女导演胡玫导演的第一部“红色主旋律”作品。然而,正是这部所谓“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再次表露了宣传主管机构和央视剧作部门在尊重历史真相这个问题上所持有的首鼠两端的态度。
这部作品试图讲述中共红军在江西苏区与国民政府的军队作战失利撤离后留在南方的人员如何坚持游击战争,重点是展示项英、陈毅等红军将士在极为艰苦的生存和斗争环境中的故事。“主旋律作品”的目的是记述历史、教育群众,宣传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正确。由于这部作品涉及到一些鲜为人知、说法不一、至今仍然带有神秘色彩的故事,央视在对其进行介绍时声称这是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在表现手法上有许多突破,我才破例地抽出时间,耐心地观看了几乎整部作品。不过,看罢这部电视剧,我还是怀疑编剧导演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尊重了历史的真实性,一种受骗上当、遭人愚弄的感觉象过去许多次的经历一样挥之不去。
尽管《浴血坚持》力图告诉观众它是一出严肃的正剧,然而它的编剧导演在尊重历史方面显然犹豫不决,顾虑重重,进一步,退一步,左一下,右一下。它尽管在塑造正面人物时一律采用了真名,还让陈毅等角色始终讲家乡话,试图给人一种真实的感觉,然而整个故事还是落入了虚构故事、宣传至上的窠臼。在所谓的“反角一号”人物龚楚民的处理上,就显得更为出轨了,公然捏造了许多事实,最后还荒谬地让他被红军“击毙”。
在这部电视剧中,龚楚民可能是唯一使用假名字的主角,然而他的原型却是龚楚这个真实的特殊人物。龚楚曾是红军高级将领,与项英、朱德、陈毅、邓小平等人搭档共事,在“第五次围剿”之后的三年游击战争期间,他开小差向国民党军队投诚,带领国民军攻打红军,后来作为一名将军参加了抗日战争,抗战胜利后还担任过徐州市市长等政府职务。据说,龚楚1949年又曾向解放军投诚,被派遣去海南岛担任向国民党守军劝降的说客,但他半道上心灰意冷,看破红尘,毅然弃政从商,在香港定居,一度曾去美国居住。1990年秋天,由于大陆政策发生了变化,90岁高龄的龚楚应邀从香港回到大陆,在广东老家定居,直至1995年去世,享年95岁。龚楚生前曾著有《我与红军》、《龚楚将军回忆录》两本书。国家经过改革开放,执政党的政策可以容忍一个曾经的高级变节者回归故里,让其在老家安度晚年,善终于他所热爱的故土,而当代编剧导演却不能对这个特殊人物表示宽容,却要在剧作中对他进行意淫般的处决。
如果说,当一部作品对公开的史实不惜进行篡改,对“反角一号”故事公然进行随意的编造,那么这部作品的整体真实性可靠吗,它的正面人物故事又有多少是属实可信的呢?在改革开放已经实行了30周年的今天,电视剧《浴血坚持》再次引发我们的追问:央视电视剧中心什么时候才可以走出误区,尊重史实,取信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