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录(七)


 

随想录(七)
 
 
 
治疗各种疾病的最有效药方是减少欲望。
 
群众满意的干部并不一定就是为群众办实事的干部。因为为群众办事的干部并非就是群众了解的干部。
 
多一些真实、真正和真诚,少一些虚假、虚套和虚伪。
 
良心的防线是海绵,并不能真正解决罪恶的渗透,法律才是铜墙铁壁,但良心又是法律的灵魂。
 
人有两个支撑:一个是物质支撑;一个是精神支撑。当缺少精神支撑时,一个人就会加固物质支撑。当缺少物质支撑时,一个人就会加固精神支撑。
 
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生命就是要适应转换。生是人生的一种体验,死也是人生的一种风景。长生不老固然好,但未免太单调,缺少死亡的人生是不完整的。生与死,是人生的一个完整循环。惧怕死亡是人生残缺的表现。
 
知识人有三座大山:权力、金钱、知识。
 
制度是水,人是鱼。鱼与水是互动的结构。水若浑浊,时间长了,根据进化论,鱼的基因就会发生变化,鱼也就适应了浑浊。这时,若改变水的状况,鱼的适应就是一个问题。这时,一方面,要逐步改变水的状况;另一方面,也要改造鱼,使鱼与水的改变相适应。
 
长期的人治社会,催生了一种适应人治社会的人格。建设法治社会,就既需要加强制度建设,也需要改造人格,是人格与法治社会相适应。
 
从历史看,产生中国问题的根源是制度问题。但中国历史太悠久,国民性积淀太厚,所以,解决中国问题,国民性改造就是关键。
 
民主的实质是文化。没有民主的文化,就没有民主的实质,民主就只有形式,而无灵魂。
 
今后30年,中国农村发展要注重三个转变:一是在生产组织上,要注重从分到合的转变,要大力发展各种合作组织;二是在发展目标上,要注重从物到人的转变,要真正实现以人为本。三是在发展手段上,要从注重调动内部积极性转移到依靠外部拉动上,要依靠工业化和城市化等手段来解决农村进一步发展问题。
 
中国问题实质是农民问题。从经济层面看,小农经济的改造是一个重点问题;从政治方面看,主要就是给农民以平等的权利;从文化层面看,主要就是农民性的改造。
 
农民问题具有历史阶段性。在农业经济时代,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农民问题实质就是土地问题。在工业经济时代,资本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农民问题实质就是如何在农业中引进资本,落脚点是如何增加农民收入。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要素将在农民问题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切人类问题,最终都是幸福问题。人类通往幸福的路径是多元的。
 
 
 
                                              宋圭武2008-11-20记于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