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雪灾必除!


         “瑞雪兆丰年”的民间谚语,表达的是老百姓对雪的喜爱和对好年成的期盼。在笔者的记忆中,中国大部分地区已经有好多年没见到瑞雪呈祥的美景了。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没想到的是,“2008年的第一场雪”却成了中国政府和人民群众最深的“痛”:无数准备回家的大学生和农民工被滞留在了学校、工地和车站、码头;无数民房倒塌、厂房坍塌、通信供电线路被毁;无数生命和财产受到严重威胁……一双双期盼的眼神、一颗颗颤抖的心灵、一幕幕凄厉的景象,牵动着家人和游子的心,也牵挂着国家领导人的情,呼唤着人间最美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 

         湖南告急、湖北告急、广西告急、贵州告急、广州告急……灾情就是命令,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面对灾情,面对危难,从中央到地方,迅速行动,快速应急,周密安排。交通部决定于1月26日至2月5日期间,启动鲜活农产品运输应急机制,对在全国“五纵二横”“绿色通道”上行驶的整车合法装载的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一律免缴车辆通行费。国家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发展改革、价格主管部门加强雨雪、冰冻天气期间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的监管,努力稳定价格。为帮助湖北、湖南开展救灾救济工作,财政部、民政部近日安排自然灾害生活救助应急资金2800万元,用于灾区群众紧急转移安置。国家民政、交通、铁路、民航、气象等部门也迅速行动起来,积极应对冰冻雨雪灾害天气,保障群众生产生活。卫生部要求对受雪灾人群召开积极医疗卫生救援;国务院、中央政治局先后召开会议,专门研究当前雨雪冰冻灾情,部署做好保障群众生产生活工作;胡锦涛、温家宝等国家领导人纷纷奔赴抗灾一线,具体部署抗冻救灾工作;各有关地区和部门按照中央部署,充分认识灾情的严重性,把抗灾救灾作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紧急行动,团结协作,顽强奋战,克服困难,全力开展抗灾救灾,为保障群众生产生活和煤电油运工作作出了重大贡献;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战斗在第一线,冲锋在最前面,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疏散滞留旅客,慰问困难群众,努力把这场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经济平稳正常运行,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突发而至的风雪春运,也是一场“道德考试”,考验着公众的文明和道德素质。冬日寒风、雨雪冰冻,抵挡不住大众爱心的热流。大家自觉不自觉地走出空调房间,走上大街小巷,拿起扫帚,挥起铁锨,清除道路积雪,为行人和车辆增添一份安全。走进车站,为那些在风雪中滞留的旅客送去一杯热水、一碗热饭、一句安慰的话语,将爱心传递,将温暖送达。当灾区群众身陷困境的时候,又有多少不留名和姓的人伸出援手,捧出爱心,尽其所能,雪中送炭。各地区各部门同心同德,团结协作,自觉支援和帮助受灾地区。“人心齐,泰山移。”只要全国人民以及各地区、各部门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一定能够在这次冰雪的考验中奏响胜利凯歌。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有九八抗洪精神的激励和战胜“非典”的锤炼和经验,只要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部署,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大力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全力以赴开展抗灾救灾,并把各项工作做深做细,将各种应急预案落到实处,就一定能打好这场抗灾救灾的“硬仗”,并取得全面胜利;就一定能尽快恢复灾区正常生产生活,让全国人民过上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