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春运不再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一年一度的春节假期即将过去,新的工作和生活又将来临,返乡的人们得到短暂的心灵安歇和精神回归之后,又一次踏上了征程,为了生活奋斗,为了生计奔波。

    我们的春运又迎来了另一个高峰,不过,这次返城人流不会高于往年了,交通部门所面临的压力也会小于往年。这一切都是南方雪灾所产生的结果。

    如果不是南方发生了百年一遇的雪灾,恐怕今年的客流高峰又要破历史记录。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随着人们生存观念更新,越来越多的农村兄弟走上了打工道路,但也正是他们是城市建设的生力军,也是春运客流的主力。

    巨大的春运高峰客流不仅考验着中国铁路的运力,更容易发生不可预知人祸,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及财产安全造成极大隐患。今年春运期间,芜湖火车站发生的惨剧就是惨痛的教训。

    可以这么说,春运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如何面对巨大的客流高峰?提高和扩大铁路的运力是一个硬指标,如果运力提高了,就不会出现巨大的客流高峰。但这个指标的解决确实有很大难度,不只是财力问题,更重要的是时间问题,因为短期内铁路运力不太可能有极大的提高。还有就是,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人员流动的速度远远大于铁路建设的速度,单靠提高运力也不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办法。

    一些理论经济学者们仍然坚信通过市场机制可以减缓巨大的客流量,他们仍然坚持在春运提高票价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减少客流。我们不能说经济学者提出的观点不正确,提高票价确实可以减少一小部分客流,但通过前些年的实践证明,效果并没有经济学者想像的那么明显。

    究其原因,恐怕正如一些社会学者提到的那样,“家”在中国人的心里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家”是中国人的心灵图腾,是中国人的精神休息地,“回家过年”几乎是每个中国人情结。正是这种情结,每到春节来临的时候,人们几乎不断聆听着“家”的召唤,纵使回家的路再艰难,人们也犹如虔诚朝拜的圣徒一样一起涌上回家的路。

    正是“家”这个字眼在中国人心目中的重要性,近日一些社会学者们呼吁政府进行户籍改革,他们提出农民工兄弟也应该拥有市民权,著名学者秋风就指出市民权是一个宪法问题。农民工兄弟有了市民权,才有自由之身,才会对城市有归属感,他们也才会安安定定地把家安在城市,城市也将成为农民工兄弟新的精神家园。

    我完全赞同社会学者们的观点,如果社会学者们提出的这些观点能得到政府的重视,那么春运将不再是个问题,巨大的春运客流高峰将成为历史。我期待着农民工兄弟找到新的精神家园,期待着国家繁荣昌盛,期待着人们能幸福快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