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法则.市场经济.和谐社会


 

 

                                      自然法则.市场经济.和谐社会
  


  猛一看,这三个内容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其实不然,它们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
  上苍创造了神奇的自然界。而大自然的神奇就再于它孕育出各种形态的生命。生命可以分为生物、植物、动物三大形态。动物又有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树上爬的,水中游的,甚至还有两栖动物。万物共同生存在地球上,大家相互依存,相生相克,一只无形的手按照自然规律掌管着万物的生与死,操纵着自然界。在陆地上,植物为兔子、羚羊、梅花鹿等可爱的食草动物提供了鲜嫩的食物。它们悠然自得地生活在草原上、森林中,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而食草动物又为山中之王--老虎,兽中之王--狮子,空中之王--苍鹰等食肉动物准备了丰盛的美餐。在水中,以浮游生物为食的水族,也同样为凶猛的鲨鱼、鲸鱼等家族准备了丰富的美食。而所有的动物都可以成为人类可口的美味佳肴。当你从电视中看到成群的羚羊、斑马,在草原上漫步,一边沐浴着阳光,一边悠哉游哉啃着鲜美的青草的镜头时,当你从《动物世界》中看到金丝猴在树林中荡来荡去的画面时,你一定会发出自然界是多么的温馨、美丽、和谐的感叹。可是,当你看到镜头展现出老虎风驰电掣般扑向羚羊,两只巨爪将它捺倒在地,撕断它的喉咙,当你看到鳄鱼从水中突然跃起钳住斑马的脖颈,斑马临死前露出无助的眼神,当你看到苍鹰闪电般从天而降,钩一般的利爪嵌入兔子皮肉里,这一幕幕血淋淋的画面,令你心灵震撼,让你感到这个世界是多么的残忍。实际上,自然界既有和谐的一面,又有残忍的一面。正是这种和谐与残忍的统一,正是这种动物之间的相生相克,以血腥来淘汰种群中的老弱病残,从而保证了物种的优化繁衍,形成了一条不可逆转的生物链。形成了亘古不变的自然法则: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生态平衡,适者生存。
  大自然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优美的生存环境,还为人类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生存模式和生存经验。人类在不断认识和探索大自然的过程中,明白了很多带有普遍规律性的道理;从其它的动物身上,学到了很多可以借鉴的东西,吸取了很多营养。市场经济的形成,就是人类探索大自然的硕果。十八世纪,人类按照自然法则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特别是在经历了数次经济危机血与火的洗礼之后,逐步完善了市场经济体系。市场经济的核心就是引进了自然界的竞争机制和创造了市场调节机制。按照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来管理经济,来发展经济。用一只无形的手--市场利润调节,来管理和运行经济。由于市场经济是按照自然法则来建立的,难免也带有血腥的味道。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高科技的信息时代,各种竞争空前激烈。无论是生活节奏,还是工作节奏都在加快。各方面的竞争更加残酷,人们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会失败,稍不努力,就会被社会淘汰。大家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现在有句时髦的话,那就是:商场如战场。现代社会的竞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和自然界的竞争是一样,也是一场生与死的搏杀。这是现代社会中不容回避的事实。正如自然界中存在着老虎、狮子、苍鹰等凶残的食肉动物残酷地捕杀兔子、羚羊等弱小动物一样,现代社会的竞争也有它残酷的一面。人们对现代社会残酷的一面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应该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足够的心理准备。否则,光看到现代社会美好的一面,看不到现代社会竞争残酷的一面,对社会的期望值过高,生活中一但遇到挫折,就会怨天忧人,或者自暴自弃,甚至会破罐子破摔,危害社会。实际上,世间只有相对的美好和相对的残酷,而没有绝对的美好和绝对的残酷。
  人类是上帝的宠儿。在自然界的万物中,只有人脱颖而出,能直立行走,有自己的语言、感情,会制造和使用工具,可以进行逻辑思维,成为高级动物,主宰着整个世界。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特别是在近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并用法律来约束人们的行为,逐步脱离了动物原始的兽性和野性。但是,人毕竟是由动物进化而来,在人的身上还保留着残余的兽性。正如一位大师所说:一个人身上同时具有人性和兽性两个方面。当兽性占上风时,就会做坏事;当人性占上风时,就会做善事。再加上市场经济是按照自然法则建立的,难免带有残酷的一面。因此,现代社会还存在着不尽人意的地方和不完善的地方。这就需要人类进一步去探索去完善。
  人类早已期盼着理想社会的出现。田园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就描绘了一个乌托邦式的世外桃园。在那里人们过着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远离血腥和战争,是一个自由、富裕、幸福、温馨、安宁的理想社会。可这在封建社会只能是诗人的一个幻想,是一个不可企及的“神界”。中国古代历次的农民起义,都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农民对理想社会的不懈追求。“均贫富、等贵贱”等口号的提出,都体现了农民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可是,由于农民领袖的阶级局限性和时代的局限性,最终把这一理想领进了平均主义的死胡同。平均主义看似非常合理,但它不科学、不符合自然规律。它是镜中花,水中月,中看不中用。事实上,平均主义的理想根本就无法实现。殊不知,大自然是一个温馨与竞争的统一体;是一个和谐与矛盾的统一体。大自然的万事万物都是在对立统一中发展变化的。人类是自然界大家族中的一员,与其它的动物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也同样摆脱不了这一恒古不变的自然规律。
       科学的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进一步成熟。人类需要发展,社会需要进步。但是,人类需要的是科学的发展观,而不是急功近利的发展观;社会需要的是和谐的社会,而不是血腥的社会。以人为本,注重科学、全面、协调、和谐、持续的发展,是科学的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精髓。它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它是人类期盼的理想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在发展经济的时候,不仅要追求经济发展的速度,更要注重经济效益;既要追求发展的质量,更要重视生态环境;既要发挥竞争的推动作用,更要让人们和睦相处,安居乐业。引导大家都在规定的游戏规则范围内竞争,反对不择手段的竞争,提倡正当竞争,文明经商,诚信经商,用法律和道德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用法律和政策来调整人们的利益,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让现代市场经济不仅是适者生存的竞争社会,而且是一个不同利益主体相互合作的和谐社会,努力把市场竞争带来的负面效应,努力把现代社会中残酷的一面降低到最低的限度,降低到人们可以接受的程度。从而达到最大限度的社会和谐。从而达到人类对和谐社会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