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是什么东西,我越来越糊涂。
最近,看见价值中国网很隆重地举办“2008价值中国首届最具影响力专家”评选,何军邑也进入3000强的226名,算是一名专家!起初很得意,我是专家了!后来又一想,不对劲儿,像我这等活脱脱一个纸上谈兵的人,只是比别人多上了几次网,多写了几篇文章,进进出出多点了几下网页,怎么就摇身一变成了专家呢。我不知道该开心还是该悲哀。
哦,专家,太烂了吧!
忽然想起吴非先生的话:大师满街走,专家不如狗。有点儿刻薄,但很深刻。
自幼生在农村,家境贫寒,且教育资源极度匮乏,信息闭塞,我和我的同学们没有一个人亲眼见过专家、教授、工程师、学者、画家、作家之类。我周围的这一代人对钱学森、李四光、陈景润、华罗庚、徐悲鸿、老舍等等,觉得他们是楷模,是大师,是专家,是不可亵渎的神,敬仰之情犹如滔滔黄河之水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每次老师问及学生的理想时,好多同学的回答是:当工程师、当教授、当专家、当学者、当医生、当作家、当音乐家,当画家,等等,没有一个说是要当农民或者当工人的,也没有一个说是要当一名扎根基层,从实践中获得专业知识和实际经验的土专家。可见,名人情结、教授情结、专家情结、工程师情结……从小就种在了我们的心中。
后来,这一切都变了,变得陌生而不可思议了,“专家”不再是以前的专家了。现在,经常看见报纸、电视、网络中,有某专家对某一事的定量定性之言论,却常常弄得鸡飞狗上墙,让整个社会不得安宁。股市专家一出现,套牢散户一大片,然后就躲在背后偷偷笑,美滋滋地数某机构、某公司给的忽悠宣传酬金;房地产专家一呼吁,房价噌噌地涨,就是不下来,哪管你百姓死活,哪管你政府宏观调控;经济专家一张嘴,企业全卖给经理厂长,国有资产流失,企业工人没饭吃;教授上电视一露脸,推销了好几本书,赚一大把钱;桥梁专家样鉴定并通过验收,倒的倒,蹋的蹋,多少冤魂不归家;煤矿专家搞检测审验,拍板说该煤矿符合生产标准,啥都合格,主管部门听专家的,发证准予生产,没过几天就有矿难……那个叫什么的茅“二奶”专家还专门“替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要让提高电价和高校学费,引得群情激愤,成了“砖家”,茅“砖家”又说“人民群众往往不明白谁是真正维护他们利益的人。”唉,我真的不知道现在有没有专家。所以,看到“专家”这个词,听到“专家”这个词,实在受不了。
天天说“专家”,先看一下“专家”的意思吧。专:zhuān,①专注;专一。《送东阳马生序》:“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黄生借书说》:“然后以借者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②专门。《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③独有;独占。《曹刿论战》:“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童区寄传》:“与其赏而分,孰若吾得而专焉?”④专擅;独断专行。《左传.桓公十五年》:“祭仲专,郑伯患之。”《孔雀东南飞》:“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⑤独自;独。《叔向贺贫》:“非起也敢专承之。”
家:jiā,①住所;房屋。《易.丰》:“丰其户,蔽其家”②家庭;家族。《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③学术流派。《过秦论》:“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④从事某种职业的人;掌握某种专门知识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白居易《观刈麦》:“农家少闲月。”《梦溪笔谈.象数》:“天文家有浑仪。”
据此综合,“专家”一词就可以有两种解释:1、指在学术﹑技艺等方面有专门研究或特长的人。2、指学术上的某一家。
看来,这个“专家”啊,外延很广泛的,种类好多了。比如,地方政府招商专家、环境评估专家、财政与投资专家、宏观经济专家、管理专家、评估专家、网络专家、妇科专家、不孕不育专家、爱滋病专家,等等。
另外,据我看,专家可以分两类和两种。“两类”即一是有胆识、有战略的专家,二是有突破能力的业务专家。“两种”即小专家和大专家。真正的专家就是像杨振宁那样,有突破能力,获得诺贝尔奖的大专家。而要做价值中国网的“专家”也不是难事,只要每天更新、经常写作、哪怕是糊乱剪辑粘贴,邀请其他网站的朋友来点点,评论数上去,点击量上去,分数上去了,便可成为“专家”。价值中国网的“专家”有点走样。
诚然,价值中国网这个实名制经济类专业媒体里,有许多财经、商业、管理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据查,有2500多位博士、硕士,1万余名中小企业家、和近10万的中高级经理人和创业者,以及数千万忠实的专业读者。那么,够不够得上“最具影响力专家”这个称号呢,能不能同钱学森、李四光、陈景润、华罗庚、杨振宁们比呢。我想怕是够不上也是不能比的。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已经具备了某一方面的潜质。
但愿价值中国网的朋友们最终的发展,绝非我们看到的那样:中国的专家不是porfessional,而是一种游离在poerfessional与骗子之间的角色。
要做就做个真专家,哪怕是各自业务方面的“小专家”,但不要做假专家。发挥某一个方面的特长,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默默耕耘,也许,会成为某方面的人才或专家。
最近,看见价值中国网很隆重地举办“2008价值中国首届最具影响力专家”评选,何军邑也进入3000强的226名,算是一名专家!起初很得意,我是专家了!后来又一想,不对劲儿,像我这等活脱脱一个纸上谈兵的人,只是比别人多上了几次网,多写了几篇文章,进进出出多点了几下网页,怎么就摇身一变成了专家呢。我不知道该开心还是该悲哀。
哦,专家,太烂了吧!
忽然想起吴非先生的话:大师满街走,专家不如狗。有点儿刻薄,但很深刻。
自幼生在农村,家境贫寒,且教育资源极度匮乏,信息闭塞,我和我的同学们没有一个人亲眼见过专家、教授、工程师、学者、画家、作家之类。我周围的这一代人对钱学森、李四光、陈景润、华罗庚、徐悲鸿、老舍等等,觉得他们是楷模,是大师,是专家,是不可亵渎的神,敬仰之情犹如滔滔黄河之水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每次老师问及学生的理想时,好多同学的回答是:当工程师、当教授、当专家、当学者、当医生、当作家、当音乐家,当画家,等等,没有一个说是要当农民或者当工人的,也没有一个说是要当一名扎根基层,从实践中获得专业知识和实际经验的土专家。可见,名人情结、教授情结、专家情结、工程师情结……从小就种在了我们的心中。
后来,这一切都变了,变得陌生而不可思议了,“专家”不再是以前的专家了。现在,经常看见报纸、电视、网络中,有某专家对某一事的定量定性之言论,却常常弄得鸡飞狗上墙,让整个社会不得安宁。股市专家一出现,套牢散户一大片,然后就躲在背后偷偷笑,美滋滋地数某机构、某公司给的忽悠宣传酬金;房地产专家一呼吁,房价噌噌地涨,就是不下来,哪管你百姓死活,哪管你政府宏观调控;经济专家一张嘴,企业全卖给经理厂长,国有资产流失,企业工人没饭吃;教授上电视一露脸,推销了好几本书,赚一大把钱;桥梁专家样鉴定并通过验收,倒的倒,蹋的蹋,多少冤魂不归家;煤矿专家搞检测审验,拍板说该煤矿符合生产标准,啥都合格,主管部门听专家的,发证准予生产,没过几天就有矿难……那个叫什么的茅“二奶”专家还专门“替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要让提高电价和高校学费,引得群情激愤,成了“砖家”,茅“砖家”又说“人民群众往往不明白谁是真正维护他们利益的人。”唉,我真的不知道现在有没有专家。所以,看到“专家”这个词,听到“专家”这个词,实在受不了。
天天说“专家”,先看一下“专家”的意思吧。专:zhuān,①专注;专一。《送东阳马生序》:“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黄生借书说》:“然后以借者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②专门。《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③独有;独占。《曹刿论战》:“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童区寄传》:“与其赏而分,孰若吾得而专焉?”④专擅;独断专行。《左传.桓公十五年》:“祭仲专,郑伯患之。”《孔雀东南飞》:“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⑤独自;独。《叔向贺贫》:“非起也敢专承之。”
家:jiā,①住所;房屋。《易.丰》:“丰其户,蔽其家”②家庭;家族。《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③学术流派。《过秦论》:“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④从事某种职业的人;掌握某种专门知识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白居易《观刈麦》:“农家少闲月。”《梦溪笔谈.象数》:“天文家有浑仪。”
据此综合,“专家”一词就可以有两种解释:1、指在学术﹑技艺等方面有专门研究或特长的人。2、指学术上的某一家。
看来,这个“专家”啊,外延很广泛的,种类好多了。比如,地方政府招商专家、环境评估专家、财政与投资专家、宏观经济专家、管理专家、评估专家、网络专家、妇科专家、不孕不育专家、爱滋病专家,等等。
另外,据我看,专家可以分两类和两种。“两类”即一是有胆识、有战略的专家,二是有突破能力的业务专家。“两种”即小专家和大专家。真正的专家就是像杨振宁那样,有突破能力,获得诺贝尔奖的大专家。而要做价值中国网的“专家”也不是难事,只要每天更新、经常写作、哪怕是糊乱剪辑粘贴,邀请其他网站的朋友来点点,评论数上去,点击量上去,分数上去了,便可成为“专家”。价值中国网的“专家”有点走样。
诚然,价值中国网这个实名制经济类专业媒体里,有许多财经、商业、管理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据查,有2500多位博士、硕士,1万余名中小企业家、和近10万的中高级经理人和创业者,以及数千万忠实的专业读者。那么,够不够得上“最具影响力专家”这个称号呢,能不能同钱学森、李四光、陈景润、华罗庚、杨振宁们比呢。我想怕是够不上也是不能比的。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已经具备了某一方面的潜质。
但愿价值中国网的朋友们最终的发展,绝非我们看到的那样:中国的专家不是porfessional,而是一种游离在poerfessional与骗子之间的角色。
要做就做个真专家,哪怕是各自业务方面的“小专家”,但不要做假专家。发挥某一个方面的特长,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默默耕耘,也许,会成为某方面的人才或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