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国具有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以及广阔的国内市场等特殊优势,自20世纪90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制造业跨国公司纷纷把某些产业或产品的某些价值链环节转移到中国以获取最大的利益。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6年9月,中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授资企业582963家,累计实际使用外资6650.19亿美元。跨国公司投资产业结构逐渐优化,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高技术领域吸收外商投资持续大幅增长;外商投资设立研发中心和地区总部数量迅速增加,截至2006年9月底,在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等行业以多种方式投资设立研发中心超过800家,跨国公司在华设立地区总部已近40家。世界上最重要的电脑、通信、电子元器件、制药、石化等行业的制造厂商都已将生产网络扩大到了中国。
据《中国经济贸易年鉴》(2006)2005年度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4219.1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为7619.5亿美元,进口总额为6599.5亿美元。在进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进出口5646.96亿美元,增长21%。其中,一般贸易出口3150.63亿美元,增长29.3%;一般贸易进口2796.33亿美元,增长l2.7%。加工贸易进出口6904.79亿美元,增长25.6%。其中,加工贸易出口4164.67亿美元,增长27%;加工贸易进口2740.12亿美元,增长23.6%。在出口商品中,全年机电产品出口4267.47亿美元,增长32%,占出口总额的56%。全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182.48亿美元,增长32%,比出口总额增速高3.4个百分点。此外,传统大众出口继续保持增长,其中,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出口1076.61亿美元,增长2 1.3%;鞋类出口1 90.52亿美元,增长25.3%。在进口商品中,主要作为中间产品的电子元器件产品进口1354.57亿美元,增长27.3%;计算机设备及其部件、零附件进口359.45亿美元,增长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