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效应论现代科学二进制与伏羲阴阳及64卦的关系


 全效应论现代科学二进制与伏羲阴阳及64卦的关系        石林
  伏羲的阴阳二仪成为了易经太极的哲理后,易经64卦逻辑排列和哲理已在世界上得好很高的荣誉,尤其在思维方法论中被深刻认识到了其全效应作用。它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内卡斯·波尔在易经和现代物理学之间发展了它们之间存在平行关系。英国《易》学家克·巴克特说:“在过去几千年里,千百万东方人用易经书中的观念来指导他们的决策和追求……都从书里的实用智慧得到了巨大的帮助。”国外学者对中世纪之后发展起来的“分科而学”的实证科学也认为对一切过分分割的弊端,反而从中国《易经》之中发现了一种辩证的、整体的自然观,宇宙观和人生观是宏观而系统的。巴克特说:“我们发现传统的西方关于现实的模式在很大方面不符合科学事实。而古老的《易经》令人惊异地接近了真理。更令人惊奇的是所有地球生命的秘诀同《易经》十分相似,64个卦象严格地对应着遗传密码中64个DNA密码学。”

  “易经”对现代科学重大影响是确立在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在1701年看到了一本中国《易经》后,他惊喜地意识到他研究的二进制运算规则和易经中的八卦图六爻的进位、变易有相似之处,他把八卦图中的阴爻看成“0”,把阳爻看成“1”,再采用逢2进1的规则,就很好理解了八卦图。他想到,二进制在远古时候的中国已经出现了,高兴地说:“几千年来不能很好理解的微妙,由我理解了,应该让我加入中国国籍了吧!”1703年莱布尼茨把修改的论文《关于仅用“0”与“1”两个记号的二进制算术的说明,并附有其应用以及关于据此解释中国古代伏羲图(八卦太极图)的探讨》,寄给了巴黎科学院院长毕纽恩。10天后,他以同样激动的心情给伦敦一家学会发言,报告了这一发现及其重要意义。他终于为未来计算机发展中使用的二进制运算数表的理论奠定了基础。中国八卦启发和影响了现代计算机科学的建立。《周易》学说不但渗透当今最尖端的科学研究领域,而且渗透到人们对世界的整体把握和改造中去。

  在莱布尼茨时期计算机改造之前,有一位帕斯卡发明了机械式加减法计算机,莱布尼茨参观后提出不用连续相加而实现乘法,因为加减法计算机某个乘数300,要把手柄旋转300次。莱布尼茨设计的机器,某数乘300,只需要在百位上把这个数反复3次就完成了。这比前一种好多次,但仍然不好用,他经过多年研究才认识到二进制记数法重要性,二进制运算规则是他发明的。当智能机器在东方和西方科学经过“阴阳”杂交后,人类科学便产生了划时代的飞跃。

  阴和阳的概念与计算机所使用的二进制“0”和“1”数码基本一样,计算机能以正/负电子脉冲的形成储存大量的数据,因为用电运算时,电本身只有两种状态,通电为阳,断电为阴。“0”和“1”用通电─断电─通电─断电方式进入电脑运算。二进制取代十进制,则是计算机时代必不可少的先导,十进制是以一个一个数加上去的,而二进制是以代码方法而加的:21=2,22=4,23=8,24=16,25=32,26=64。交互6次产生0—63一共64个数码。化0—9十个数码为0—1两个数码,二进制212=4096,而十进制要加4000次以上,用二进制224=16777216。继续交叠其数阵将可达到天文数字。电脑使用二进制,每秒钟的运算频率达到惊人的程度。目前,世界上最高的计算机运算速度甚至高到每秒种几万亿次。

  美国联邦政府实施了大规模的人类基因组工程,是破释和绘制人类染色体里的大约10万个基因的全部遗传病变疑难病症的基因,对于诊断和治疗癌症、艾滋病等疾病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在这项重要的科学研究中,必定使用电脑二进制代码计算方法才能去实践。计算机软件程序编排皆是用二进制代码编序和储存的。

  全效应论“易”,将一个“易”比作空间的粒子是“点”的度量,是静止的,而二个以上相对的粒子就会发生变化。三易成一卦,变正负在其中,它用的符号阴阳(正负)差别概念说明变化机理,宇宙万物有阴阳之分,有对立统一、阴阳平衡、和谐才能存在或成立,相互依存才能通达和前进,体现了各个层统一结构后形成的合力,合则归一的全效应变化。伏羲用阴阳二仪能解释世界上万事万物生生不息变化的机理,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又形成了64个卦形(自然的次序)世界千变万化,而浓缩为最简单的两个元素阴和阳。将两个基本卦重要叠起来,上卦下卦各三爻线叠成六爻线,成为一个具体卦,每个卦的组合都是阴爻和阳爻不同的组合重叠。1代表阳(-)0代表阴
(--),六条线爻的组合重叠成为一个卦,在下面的爻线叫内卦或下卦,在上面的爻线叫外卦或上卦,如:坎为水,坤为地,象征上面一股水而地面上流,地与水的关系密切,所以叫“水地比”卦。又如:坤为地,艮为山,山本来应该耸立在地面上,现在却伏在地面下,用人事比喻,就好象有一种美德,所以卦名叫“地山谦”。周易六十四卦次序,它的组合就如计算机二进制0和1的组合,全部可以译成计算机符号,由于阴阳两形具奇偶特色,所以将二仪译成“0”表示阴,“1”表示阳,按二进制算术转译,这样就使大家都能理解了二进制与阴阳的关系。译为计算机符号则为:如:坤卦为000艮卦为100震卦为001离卦为101坎卦为010巽卦为110兑卦为011乾卦为111在此基础上,64卦的每卦六画爻都是从三爻重叠起来的。而这三爻就是以个二个基本因素阴阳变易的,“三易成一卦,变正负在其中”,六十四卦不管怎么跃变,也还是基于“0”和“1”的变化,也还是“阴”和“阳”两个字。空间的一个“点”即物体的抽象,是三维坐标(x、y、z)构成的,而一个粒子也是由三个夸克组成,对立又统一的效应发生时,内因也会发生变化,事态产生变化由量变到质变。只要事物内因和外因有关联,都可派生、繁衍下去。它用的符号阴阳(正负)差别概念说明变化机理,将一个“易”比作空间的粒子是“点”的度量,是静止的,而二个以上相对的粒子就会发生变化。全效应的宇宙整体论,体现了各个层统一结构后形成的合力。全效应变合则归一的全效应图是根据伏羲二仪图而来,是一个超态形象思维图,全效应是圆形,中间是个0态,它是阴和阳是正负二仪合归后成了“1”种状态——“0”,是“阴和阳”归为0的元极态,元极为最高“01”态,为什么“01”态是最高态?从全效应的最高目标、宗旨出发,再用全效应方法去解决万事万物,乃是中国特色主体思维的方法论。“全效应”的“01”包括着“正”无限大,“负”也无限大,0以内是向小数微分往下分,分到无限接近于无,即无限负大衍。因为“全效应”中包含着1,也包含着无数的数字和事物。1从大的分,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规律继续发展,就是正大衍。向正反两个方向发展,都是从0开始出发。不管正与负,大与小,都以1开始为先,然后才有1以上的23456789……。现代计算机使用了二进制作代码,成为现代高科技的结晶,提高了层次和使用效率。把大衍之数所重叠又分解,繁变出的数字提高了几万亿倍的功能。由此看来,它们都是以最简单的二种形态来达到世界上最复杂、最繁多的演算和千变万化的事物形态,阴和阳所包罗的万象可以模拟“0”和“1”的范畴,可以从宇宙几百亿年的开端,从基本粒子到化学元素、从星系到恒星、从太阳到地球、从原生物到人的长达百亿年的演化史,都是阴和阳的转化.全效应方法论的根基就是研究和发展了“阴和阳”的互相转化和归合。

  作者石林全效应法研究创立人

联系方式:电话010——88112656手机:13651368489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环球明灯>网址:www.hqmd.comQQ号:736243766价值中国:(石林专栏)www.chinavalue.ne新浪博客:blog-sina.com/cn/u/1141345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