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长尾媒体很多,我们就拿典型的博客来说事。
博客写得好的,大多不是为了赚钱。
但我们不能否认文字的穿透力、信息的传播力和思想的影响力,以及它带来的商业价值。
很多草根的共同努力构建了庞大的互联网资源,让一些所谓的门户网的广告收入流光溢彩,而分摊到 绝大部分草根博客主的头上,基本上没有回报,可谓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不由得会问: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如果价值的实现不能达成,这是不合理的。虽然博客暂且叫劣势或长尾媒体,我们也不能把价值抹杀。
但是博客分账又能靠得住吗?无可考证!
长尾媒体广告价值,凭何被人独揽囊中?
网络广告,一直在彰显她的价值,我们看看这些文章和文字会想一些什么呢?
摘录文章: 据《2008年数字展望》的报告指出,2007年通过Avenue A/Razorfish的网络广告支出为7.35亿美元,同比上升36%,而获得网络广告投放的网站则翻番至超过1800家。其中,门户网站获得网络广告份额从2006年的24%下降至19%,搜索广告份额则从28%上升至31%,垂直性网站广告份额从37%上升至39%。而通过广告网络的广告费用支出则持平。Avenue A/Razorfish媒体部门高级副总裁Jeff Lanctot表示:“这一现象说明,门户网站收购广告网络、推动付费搜索的策略是正确的。”
去年,微软开发了新的AdCenter,雅虎也推出Panama系统。这些举措的目标在于削弱Google在付费搜索方面的统治性地位。同时,一些主要门户网站也在收购广告网络,例如微软收购了DrivePM,雅虎收购了Right Media和Blue Lithium,AOL则收购了Tacoda和Quigo。
对于经济衰退将对网络广告造成怎样的影响,Lanctot表示乐观。他表示:“如果出现广泛的经济衰退,所有广告客户都将受到影响,但是数字广告相对于其他广告途径受影响更小。”他认为这主要是由于数字广告相对其他类型广告能够更好的跟踪广告效果。
在互联网没有边际的世界里,有一些写手们赢得了一网情深转瞬即逝的“薄幸名”,这算是对创作者的一种隐形的回报。目前还有一些门户网提出了所谓博客分账的概念,但是往往没有落实(是不是噱头,或者确实是技术无法实现?不得而知)。那终究得有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值得三思。
笔者对媒体的价值剖析中,阐述了媒体生产价值和媒体读者群价值之外的广告价值,我们的博客弱,但也是媒体,我们码字辛辛苦苦,引来不少粉丝看客,为什么广告价值就被自己忽视而被所谓的门户吞噬了呢?我们付出时间成本和有效的劳动,谁来支付可见价值呢?
新媒体,尤其是网络发展来势凶猛,广告价值迅速增长,但是那白花花的银子流入了谁的腰包?这些日夜辛苦,字字艰辛的博客草民们分到一杯羹了吗?看如下报道:
专家称:网络广告将跃升为未来广告市场主流 (摘录)
将一种传播媒体推广到5000万用户,收音机用了38年,电视用了15年,而互联网仅用了5年。有专家预测 —— 广告媒体未来谁主沉浮?网络广告堪称主流。得益于网络技术和管理理念的发展,广告业在效率性和可控性方面大幅提升,未来的网络广告将以更高的投入产出比而成为市场的主流。
从CPM(按时间计费)传统主流电视媒体的广告收费方式到CPC(按点击率计费)现代网络媒体的广告收费方式,甚至即将大行其道的CPA(按实际效果收费),网络广告模式的确展现出其先辈无法企及的优势,这些优势表现在网络媒体广告的受众具有更强的主动性和精确性,如此一来广告投放商的计费模式也更为精确节约化。但是网络广告同样存在尚未完善之处,如有效点击率的控制等等,如能妥善解决这些新生问题,则网络广告的前途无量。
网络广告业前途远大
将一种传播媒体推广到5000万用户,收音机用了38年,电视用了15年,而互联网仅仅用了5年。这既说明了网络广告业的突破性进展,同时也说明了网络广告业同样存在众多尚待改进之处。从CPM到CPC;再从CPC到CPT、CPA,网络广告计费模式正在不断的变革,同时也更接近于广告的真实目标。
然而我们仍需谨记的是:事无绝对,任何事物都有其不足之处,而这些不足之处正是改革的动力所在。即便是实现了CPA,同样可能出现新的问题,如购买行为的准确判定;是否存在误导消费者的嫌疑等等。我们不能因为存在这些问题而止步不前,相反,我们更应该在此基础上尝试新的模式,这样才能推动网络广告业更进一步的发展。(原载:香港《经济导报》第30期)
类似互联网博客的长尾新媒体还有很多,很多都在探求一种如何让价值贡献者得到价值回报的解决方案,但都不尽人意!
泛媒体时代的商业和媒体价值呈现
我们来看一看 资深IT记者 薛海滨先生的一段文字:
《 泛媒体时代来临》
未来是媒体的世界,一切均有可能成为媒体。
以媒体的眼光看那些名人,他们其实也是媒体,甚至是不小的媒体。刘翔和姚明每人每年的广告收入,恐怕超过了中国90%以上媒体的广告收入。最近的新秀是超级女声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等人,她们在为大众制造娱乐内容的同时获得广告收入,这不就是媒体的典型商业模式吗?!
以媒体的眼光再看那些软件企业,它们其实也是媒体。微软通过销售Windows和Office等大众化软件赚钱,就像《读者》通过发行其杂志赚钱一样。由于其产品的大规模普及,微软及其产品赢得了足够大的注意力和影响力,甚至超过了许多著名媒体,于是,微软的广告效益也显现出来,比如:与微软合作的企业可以获得更高的用户认可度,微软足及的行业也更加受到产业关注。只不过,由于微软的“一次销售”(发行)太成功了,赚的钱太多了,它才没有顾得上从“二次销售”(广告)上赚钱。
现在,Google的成功证明了“二次销售”的巨大商业价值,Google甚至为此放弃了“一次销售”(卖软件),就像时下一些都市报免费赠送给读者一样。Google的成功提醒了微软,于是,软件巨人与后起之秀开始在一个非软件行业(媒体)较上了劲。当然,中间还夹着两朵互联网昨日黄花:雅虎和美国在线。
现在,我们已经不需要回答“谁将胜出”这个伪问题了,我们只需要明确回答出“泛媒体时代是否到来”即可,后者的答案决定前者的答案。(薛海滨)
我们再看看记者解非 的报道: 随着我国博客数量即将突破一亿,随着博客网站的疯长,各大博客网站之间争夺写手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于是,给写手开稿费,甚至是打出“和博主平分广告收入”的做法相继出笼。一向敢为人先的新浪博客,这一次又有惊人之举,他们号称已对3000名博主发出邀请,和他们共享新浪的广告收入。
一幅美好的蓝图已经出现在无数博主的面前:每天睡觉之前写一篇日记,第二天早上一睁眼,新浪的支票已经寄到你的枕边。实际上,已经率先这样做的博客网站已经有了一些。比如“我酷”网,多年来就一直默默地给博客写手发工资,但是新浪博客的高调做法或许能让所有的博客网站明白:博客的免费时代,已经结束了!“博客就是当街洗澡”——和菜头,云南第一博客写手
“口水白白流淌,板砖为谁乱放?这样美丽而忧伤的胖子,腿毛飘飘,站在山岗上。”以“槽边往事”为题的云南著名的博客写手和菜头给记者算了一笔很简单的账:“多数网站是按照你博客的点击率来给写手们付钱的,通常1万个点击等于10元钱,那么对于普通人来说一个月想要有1万的点击就意味着每天要有300多的点击,一个普通人可能有300个朋友吗?何况才10元钱,够盒烟钱吗?”
同样作为一个网络名人,像中国点击第一的徐静蕾的博客,每天她的点击流量在10万左右,也就是意味着每天有100块左右的收入:“这对一般人来说应该是个不错的数字了,可全中国只有一个老徐,她想挣钱随便代言个广告也比这多多了。”
虽然和菜头的博客很早就离开新浪了,但他对新浪这样的门户网站还是有着很深的了解:“新浪为什么会想出这个广告与博主分成的计划来,主要就是由于现在新浪自身压力很大,每天流量仅次于新闻板块的就是博客了,它不仅拥有庞大的博客用户群,同样也有着庞大的读者群,虽然想出名在新浪写博客是个不错的途径,可在面对其他博网利益的诱惑之下,谁也不能保证它的写手流失。迫于压力它才想出了广告分成的计划。”作为网人,和菜头很不喜欢新浪的做法:“原来我也在新浪写博客,可那些博客编辑老爱擅自把你的标题改成那种耸人听闻的、或者惊艳的,这样是吸引眼球了,可却违背了我们博主的本意。”
和菜头把博客精辟地总结为“当街洗澡”:“既是自己很私人的一些东西,又要展示给别人看,那就是当街洗澡。”和菜头对于写博客的态度是:“历史总是记录英雄事迹、成王败寇的宏大叙事,但作为地球上一个具体的人谁又会去记录他呢?黄飞鸿师傅每天几点起床,几点去厕所我们是不可能知道的。博客能很鲜活地记录下一个普通人他在世界上所留下的痕迹。我这个人不会伪装,应该说博客里的我是最接近真人的。”
笔者认为:商业发展是粗放到精细的过程,也是将价值呈现更为科学合理公平的过程。我们简单的来讲,发展中的商业,经历圈地、圈钱、圏店的过程,发展到后期,完全变成了一种圈人的过程。这里所说的人,一是作为主体的人才,一是作为客体的客人。人才暂且不说,这个有更深的学问。对于后者,也就是商业最后简化为实现最终“圈住忠诚顾客”。我们热烈欢迎这个“圈顾客”的阶段早日到来!
其实媒体的发展也会经历类似的阶段,笔者曾对媒体价值进行简单陈述。
个人认为:媒体价值,不是一个单向的链条,而是一个立体的空间网络价值结构。
首先,存在的媒体就有价值——客观成本价值。
当然这是一种消极但也是一种客观的说法。媒体的出生是有成本的,大到一个电视台,小到一个博客,都是有成本的,因为它占有空间资源和劳动力。媒体一旦出生,就有自生的固有价值。
其次,媒体是信息管道——信息传播价值。
媒体即信息载体,我们已经确认无误。信息战是新世纪的趋势,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等社会形态都逐步走向信息化。我们所说的媒体影响力、攻心力、公信力等其实都是信息价值的光辉。通俗来说是传播力量。
第三 ,媒体的商业价值——市场广告价值。
不说媒体和政治、经济、文化的过多关系,当然,商业和这些息息相关,唇齿相依,另当别论,我们在商言商,透视一下媒体核心广告价值。
其实媒体还有更多隐形的价值,有轻有重,我们先简单从以上三点来论。媒体综合价值是个圆,那这可以作为这个圆内等边内切三角形,是一个在几何结构上让圆更稳固的支架。
从以上三者基本的关系来看,其实是一个网状结构,而非单向链条关系,因为三者之间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媒体自身价值低廉,信息价值也就没有重量和质感,广告价值就无法实现,回过头来,信息价值没有生命力,成本价值降低,广告价值也降低,一样,广告价值缩水,用于投入的成本资源降低,信息价值也变得轻浮。
以上的说法会比较难理解,我们从媒体相关利益者之间的关系来理解就会更清晰。媒体这个形态存中我们会看到可见的组成部分:媒体生产者、媒体产品、媒体消费者、买单人或者说是媒体创作者、媒体内容、媒体读者群和媒体广告主。媒体生产者付出劳动生产媒体产品,有消费者消费媒体,有顾客买单。
在媒体现状中,靠发行盈利的媒体越来越少,也就是说,绝大部分媒体消费者的消费支付是由媒体消费者自身支付加广告主绝大部分支付,而买单人(广告主)是通过媒体群体获取传播相关信息的衍生价值来实现投放价值。广告主看重的是媒体信息传播的价值。
作为“长尾媒体”,类似于博客这样的个人媒体,该如何呈现和分享价值呢?
一样,我们的劳动都应该有所得,这是对基本生产力价值的一种尊重。作为媒体生产者的博客主,也应该为自己的创造和劳动争取尊重。
博客等长尾媒体分账势在必行,需要的是一种更为科学、透明和可靠的价值测量系统。类似于超越CPC(按点击付费)的CPS(按销售达成付费)系统,类似于九橙分账( www. bizproud.com )系统才是我们真正所期待的。
站在媒体传播的角度,更科学呈现媒体的价值;站在市场营销的角度,探求好的赢利模式;站在企业发展的角度,寻求更为科学的管理方法;站在商业实践的角度,让价值、利润、商业链条更为清晰和真实。这几者都是大家所致力追求并力争实现的。
劳动者,劳有所得,一定是合情合理的。
温承宇: 运营实战策划,曾先后任职于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七星电视购物国际集团,安必信家庭购物公司,益生康健电子商务公司等。精通产品策划、媒介策划,市场营销,品牌传播,多年媒介公关和市场运营、团队管理、品牌管理、项目管理经验。欢迎志同道合的营销人彼此交流!联系方式:MSN [email protected] QQ:398418084 电话:131611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