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小康建设文化网成功上线后,远在加拿大著名的华裔企业
小康建设文化网,精神世界文明窗。
总裁创意传统根,树大叶茂亮东方。
冬梅慧超握手时,中外瞩目舰队航。
苏宰西简介
苏宰西,教授。甘肃靖远人。1956年中学生时代入党。陕西师院毕业留校任函授教师兼函授科负责人,后担任陕西师大函授部教学科负责人,宝鸡师院中文系常务副系主任,核工业甘肃矿业局电大工作站常务副站长、二七九厂教育中心主任。1996年退休。在任职期间,1983年被评为陕西省高教系统教书育人先进教师;1991、1996年先后荣获中国核工业部、核工业总公司“七五”、“八五”职工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已出版的著作有《文心雕龙通解》(上中下)、《中国古代文论选讲》(上下)、《教坛四十年》、《父爱》、《静心斋杂咏》等;即将出版的有《论语新编》、《老子别解》、《唐诗六百首作法》等。作者崇拜英雄模范人物,向来如此。近年来被央视《永远的丰碑》、《时代先锋》、《感动中国》、《劳动者之歌》、《永·红色记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等之人物及事件所感动,遂同步讴歌之,截止2006年国庆已积累颂诗878首、14052行,以此弘扬革命精神、践行明荣知耻、宣传仁民爱物、净化社会风气。作者本人的人生因时时有英雄模范鞭策而不断获益,《党龄50自省》诗云:“岁月无情人有情,夙兴夜寐年华倾。无垢生命神自由,夕阳倍惜明月静。”
为什么要推出小康建设文化网?
会议强调,一个民族的复兴,必须有文化的复兴作支撑!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强调: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因此,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此,将设立国家荣誉制度,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
历史性的“十七大”,为每一个文化工作者,每一个有志于弘杨、传播、发展、创新中国文化的中国人,提供了从未有过的历史性机遇!为13亿中国人民提供了一个空前的机遇!但是,能否在这个历史性的机遇中有所作为,考验着个体的智慧。作为一支富于理想、富于创造、富于开拓的年轻队伍,我们从党的“十六大”开始,就投身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2003年元月,我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的中国改革报要闻记者,创办了《小康社会》专刊,从此,中国有了第一张研究报道小康社会的专题新闻纸;2005年初,与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等单位合作,组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课题组。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任课题组顾问,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主任李秀潭任组长,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辛鸣教授和我担任课题组副组长。是年,编辑出版了我主编的、中国第一部《中国小康社会发展报告》;2006年,由于研究需要,中共中央党校管理科学研究中心主任、著名理论家、我国现代管理科学、领导科学主要创始人孙钱章教授担任课题组组长,我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科学论坛秘书长身份继续担任课题组副组长。近3年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课题组完成了新疆红白黑经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现实意义、中国石油海外战略等10多项专题研究,取得了社会公认的成果,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党在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任务。
十七大。新目标,新要求,新梦想,新机遇。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小康建设,人人有责。创办小康建设文化网,就是这支富于创造的年轻队伍,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目标,新要求的积极响应!我们的理想是:通过本网的努力,让世界分享中国传统文化的盛宴!
我们愿意真诚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发展、服务于人民、服务于中外文化界人士;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与人民的联系中,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为各地、甚至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合作、旅游助力;在宣传党的文化政策,普及、推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进程中,书写我们的光荣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