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六省区委员联名提案:加快推进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记者何红北京报道 “建议国家加快推进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支撑六省(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缩小东西部差距。”在全国“两会”上,青、甘、宁、内蒙古、陕、晋六省(区)的政协主席联名提交的一份提案引起社会各界关注。
据悉,这是本次“两会”联名提案涉及省区最多的一份提案。六省相关部门经过大量深入调研之后得到了更加翔实的调查结果,委员们在递交的提案中指出,六省区大部分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一般在400毫米以下,部分地区不足200毫米,因此干旱灾害出现频率高,经济损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
六省(区)目前约有宜农荒地1亿多亩,由于缺水不能进行生态绿洲的开发,也不能遏制土地的进一步荒漠化趋势;随着六省区城市化进程加快,地下水超采严重,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导致城市供水缺口不断加大。
记者了解到,六省(区)矿产资源丰富,金、银、铜、铁、铝、镍等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全国的主要煤炭基地。这些资源将成为我国21世纪大规模开发的重点,可建成国家重要的重工业、能源、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化学工业和建材工业基地。大规模资源开发对水资源的需要更为迫切。水资源短缺,将是黄河上中游地区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
六省(区)是“十一五”期间国家发展能源、重化工的重点地区。进入21世纪,六省区的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仅六省区的煤炭产量,2000年为3.8亿吨,占全国煤炭产量的38.54%。但水资源严重匮乏,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难以支持大量煤炭开采和高耗水煤化工所需水量。
六省政协主席的联名提案强调,从长江上游调引部分水量入黄河上游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解决黄河上中游六省区干旱缺水的根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