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分不是满分


  真是个“表扬加自我表扬”的年代,看了铁道部的一位副部长给“铁道部在今年雪灾中的表现”打的分数——“至少打90分”——惊讶得差点颌骨脱臼。忽然想到60年代有一出很有名的校园剧,剧名就叫“一百分不是满分”。似乎只有拿这七个字来解释副部长那“至少打90分”的政绩才有解,譬如满分可能是1000分,这样的话从公众中获得认可的可能性也许会比较大一点。

  当然,说这番话,是因为注意到,记者问的是“铁道部”,而不是“铁路员工”。尤其发问的时间是在两会期间,显然记者的提问与铁道部在雪灾中履行职责的情况相关。倘若,副部长的回答是60分(及格)甚至是80分(良好),也就一笑而过,顾不上惊讶了(因为颌骨脱臼是很难受的)。但是,偏偏副部长的回答是“至少90分”,另外,“我觉得不足的10分中,有7、8分是失在我们运输能力不足造成的”。这就是说,可能与铁道部行政作为不当相关的“至多”只有2、3分了。

  于是,有学者提出疑问:“至少在卖票问题上,铁道部是不及格的!”这与广州的那位政协副主席说法很一致:“当时衡阳和株洲已经完全停电,并且不知道何时可以修复电路的时候,已经可以预见未来几天开不了车了,铁道部却还在卖票”。后来在网上,有许多网友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实了这一点。但铁道部的发言人在记者招待会上,却很“技巧”地以从新疆调内燃机车到广州“既违背事实又违背常识”为由,把问题扯到别的方面并义正严辞了一番,然后自己打着得胜鼓班师回朝了。但是,就凭这一番“秀”,铁道部在雪灾中的表现若让群众来打分恐怕高不到哪里去。

  从这里又联想到,两会期间还有一位铁路上的高官说,“春运火车票一票难求,根源在于铁路票价过低”。其实,这才是“既违背事实又违背常识”呢。火车不涨价自2007年始,幸亏网上春运期间涨价的2005年和2006年的“春运专题”都还在,信手拈来几条,可以看看当时的情形:2006年的说法:“‘在21世纪,有什么东西是钱都很难买到的?’……铁道部一位官员向本报记者抛出了这样的问题。而他自己给出的一个答案是——过年时的火车票。”有调查表明:“大多数人(59%)不坐火车而乘坐其他交通工具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火车票太难买”。票贩子则在网上公开说:“用个专业的说法,如果你想在自己需要的时间买到自己需要的票,最简单直接的办法,找黄牛买高价。”2005年的说法:北京媒体报道:“春运最关心买票问题京沪穗多少人为车票犯愁”(答案是52.7%);上海媒体报道:“春运高峰,众多民工一票难求”;重庆媒体报道:“春节7天300票贩被捉火车票难买成投诉热点”。广州媒体报道:“黄牛党一场春运能赚百万”。现实的情况是,涨价的那几年,票,照样难买;票贩子,照样猖狂。不知道铁路高官的说法是想恢复春运火车票涨价呢,还是觉得即使是那几年涨得也不够狠?

  上述事例都说明一点,“铁老大”自己给自己打90分,有点自信满满的劲头。可广州市政协副主席一句“铁道部的人要撤职!”也是嬴来掌声一片的。两者相比,自己打分显然公信力不够;而让公众给铁道部打分,目前尚未知能得几何?有好事者,不妨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