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通信》杂志,是由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主管,“朋友”项目主办,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协办,并由福特基金会资助的同性爱类型的杂志。该杂志是免费赠阅的,每两个月出版一期。由于我天生就是一个同性爱型的人,所以,我非常想就我对同性爱的认识撰写文章,向同性爱人群表达我对同性爱现象的认识和真切感受。也因此,我从该杂志第56期起,就为该杂志投稿,到现在,该杂志已经出版了61期了;在从第56-61期,共六期的杂志中,我只有一篇投稿没有被采用,也因此,在这其中的一期上没有我的文章,而其余的5期,每一期上的“生命”栏目里,都有我的一篇文章。之前,我已经将其中的两篇文章推上了我的博客,现在,最新一期的《朋友通信》杂志刚刚出版,这本杂志上收入了我最新的一篇投稿《给世界一个最真实的我》。
在这期杂志的“生命”专题-《生命·年轮有迹心无痕》中,一共收录了四篇文章,我的文章是第二篇。在该栏目的前言中,编辑还专门介绍了我,其中有这样两段文字:
一、任海勇先生通过自己的精心筹划和奋斗,为自己营造了一个属于两个男人的安乐窝;……。
二、从任海勇先生的文字中,读得出他仿佛要跳出纸面与作者倾诉的欲望,他是如此想“秀”出自己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因为他今天所有的一切都来源于自己的一手安排,他相信每个人都可以安排自己想要的生活,希望自己成为同志生活的范本,我钦佩他的努力和自信。相比编辑想象中在异性恋婚姻围城中戴着假面痛苦不堪的60年代“标准面孔”,任海勇先生的幸福又何尝不是他自己真切的感觉呢?
非常高兴看到该刊的编辑能对我和我的文字作这样的评价。下面,我就把我的这篇文章附上,让广大的网友和读者们,看到一个最真实的我。
有很多的读者在看了我的《男人们,别让你们的老妻太难堪!》一文后,说我是极品男人、精品男人、天下最好的丈夫,世界上最好的男人;还说很羡慕我的妻子,她拥有了我这么理解女人的丈夫。看了我的这篇文章,我想,说这些话的女人们可能会很失望吧!然而,让大家看到和了解真实的我,不管知道了之后是什么感受,总比给大家虚假的想象要来得真实和自然吧!下面,就是我这篇文章的全文:
给世界一个最真实的我
文/任海勇
1、 此刻的我
不管是在网上,还是在报刊杂志上,我看到太多的人,老是喜欢起一个莫名其妙的名字。我不管是写博客,还是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都用本名。
去年,《成都晚报》选了我博客中的一篇文章,因为我的博客是写成系列型的,比如,海涌时评、海涌情话等,他们就想当然地给我署上了“海涌”的名。我知道的时候,报纸已经印出来了,就只好如此了。不过,我不想掩饰什么。
在这里,做自我介绍的时候,我就用我迄今陆续开出的19个博客中的任何一个博客里面我的个人介绍,来复制给大家看吧:
任海勇,1962年5月5日生,浙江舟山籍,出生在西安。先后就读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系无线电通讯专业和北京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法律专业;先后任教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宁波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具有律师、专利代理人资格和执业证书。现为上海海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并担任多家内外资企业的常年法律顾问和知识产权顾问;是上海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专利代理人和专利工程师资格考试的培训师;并先后在上海及江浙等150多家大中型企业集团和企业举办知识产权知识讲座。
有网友问我,你为什么要在博客里把自己写得那么详细呢?我觉得这话莫名其妙的,我希望看我文章的读者能够更准确地了解我,也因此更准确地理解我的文章,这有什么不好吗?
要问我心里牵挂的事情,应该说,每个时候我牵挂的事情都不一样,可能在一天中牵挂的事情也都不同,但是,我和我的父母在这20多年的时间里,最牵挂的事情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家那个让我一想起来就百感交集的姐姐。我为她写过一篇博客《女人的镜子—姐姐的故事》。
我姐姐是美女,是少有的美女。她有着标准的身材和漂亮的面孔,更有着一般女孩子梦寐以求的栗黄色的头发。可是,爱情太鬼使神差了,她不可思议地嫁给了一个身材比她还矮小,又没有任何能耐的纺织工人。至今20几年过去了,她一直住在窝棚式的房子里,一直使用着几十户人家共用的茅坑式的土厕所。这件事,成了我和我的父母永远地牵挂和永远地遗憾。那些喜欢做爱情梦的人,最好能看看我说到的这篇博客。我曾经不止一次地说过:爱情是一把双刃剑,极有诱惑力,杀伤力又极强。每个人从爱情中得到的感受和收获都不一样,关键要看那爱情之剑怎么舞了。
我这里说的例子是异性婚姻的,但道理对同性爱情同样适用。
2.日常生活的我
我每天的生活基本上都是下面这样的。早上九十点钟起来,洗漱之后,吃早饭,早饭很重要,早饭的营养也很重要。那些匆忙赶着上班,不吃早饭或不吃好早饭的人很傻:为别人打工,犯不着和自己过不去呀!我早上更喜欢吃牛奶鸡蛋或豆浆鸡蛋,配蛋糕、面包或是饼干。
吃完早饭,有工作上的事要优先处理一下。挣钱是第一位,先生存,然后才是其它。没有工作上的事,我就开始写博客了。
我有一个一起生活的伙伴小张,他和我在能力和性格上,都形成一种互补的关系。我很能说,但打字很慢;他不太会说,但打字特快。因此,我的博客都是我口述着,他打出来的。写博客对我来说非常重要,我那些闪光的智慧和富有灵性的思想,都通过我的博客记录下来了。我要感谢发明博客的人,这种形式给了我太多的充实,也给了我太多的快乐。
小张给我打出初稿,我自己上手来改。改完,发在19个博客上,差不多就要到中午了。
我非常会烧菜,中午,我烧饭菜;吃完,小张洗碗、做厨房清理。下午,是我们一起充电的时候。
我们每天都要尽可能多地看一些东西,比如,看电视台热播的电视剧,看人们热议的电影,看大量的纪录片等等。
我最喜欢看同志题材的片子了。比如《断背山》,我看了三遍;《霸王别姬》,我还专门买了碟片回来,反复地看。此外,能找到的中外同志片,我都不会轻易错过。外国人拍的《王尔德》、《费城故事》等等,都给了我太多感动。
我觉得我们国家的同志影片,好的不多。比如《蓝宇》那样的,故事太俗套了,我不喜欢。我也不认为是同志或者同志之爱,就意味着悲剧。如果说有悲剧的话,最大的悲剧是同志的自卑。自己悲悲切切的,像个小妇人,别人能看重你吗?
我的工作环境也是我的生活环境,我是典型的SOHO族成员。我的新居,可以用风情万种来形容。我曾经为我们小区写过一段广告语,开始是这样说的:这里北依山,东傍水;这里一年绿,四季红。这是我对这里的生活环境的真实描述。我的院子里一年四季鲜花盛开,春天有桃花,夏天有美人蕉,秋天有桂花,冬天有山茶花。这个住宅,是我20多年努力工作的结果,也是我20多年精心安排生活的结果。
晚上,我要看一会儿新闻节目,和黄金时段热播的电视剧。现在,我正在看央视的开年大戏《闯关东》。
我的爱好太广泛,广泛到我列举起来都有些困难。我太爱观看各种各样的文艺表演了,最好是看现场演出。我喜欢各种表现艺术的语言:音乐的、美术的、戏剧的、电影电视的或是实景实物的。艺术语汇很丰富,都欣赏欣赏,会让我们领会到各式各样的美。
我的工作方式决定了我没有工作日和休息日的截然区分,只有工作和不工作的区分,所以,周末对我没有特别的意义,节假日对我来说也不是休息的日子。
对于交友,我有自己的理解。一是,我的朋友有不少是生意上的朋友;二是,我的朋友有不少是我的学生;三是,我的朋友有不少是我的网友。我的做法,是没事不闲聊,有事能给朋友帮上忙,我是决不会推辞的。
我非常想给同志朋友们帮一个忙,就是把我认识的两位我认为很合适的同志朋友介绍到一起,让他们能尽快地成为相对稳定的伙伴关系。我的体会是:有个伴,比一个人单飞着日子要充实得多,生活也要精彩得多。所以,我希望还在单飞的朋友们,也能有我这样的实际体会。把过多地心思放在不停地找伴上,我觉得那是种浪费,时间和精力的双重浪费。
3. 童年和少年的我
小时候, 东西很不好买,吃根油条要半夜三点钟起来排三个小时队;买斤白糖要在过年的时候,站一天的队还不保证能买上。所以,在那个时候,日用品的拥有就是最大的理想了。记得我曾经想过:将来做个售货员,这样,不就可以很容易地买到东西了吗?不就不需要排长队或是和别人去死挤了吗?
那时,我还有个理想:就是想到上海去生活。我父母都是50年代末从上海支援大西北到西安去的。我从五岁起,父母就会隔几年带我到上海去一次。看到上海那些漂亮的高楼大厦,那些相对西安来说华丽无比的橱窗,和那些我在其它地方看不到的丰富多彩的商品,我羡慕极了。我觉得上海的商店里那股浓浓的奶油香味儿,好闻极了;甚至我连上海阿姨家里棚户式的房子,也觉得非常好。
我这个上海梦的理想早已实现了。在我31岁的时候,我调到了我渴望已久的大上海来工作,至今已经有14个年头了。我也拥有了我在童年的时候完全不敢想的两套房子,其中一套就是我在前面说的那所四季如画的房子。至于职业,我当时不会想到我还有开公司的能力,很高兴能在中国现在这个太平盛世,生活在中国最繁华的大都市上海。
我当年最喜欢的漂亮衣服,是母亲给我织的毛衣。一个新花样织出来之后,走在路上,总有人拉着我看我的毛衣;在学校里,同学们更是羡慕不已。到现在,我还保存着一件鸽子图案的毛衣,那是母亲去世前最后给我织的毛衣,那也成了我对母亲永远的纪念。
我在童年和少年的时候,特别喜欢那种温情脉脉的宽厚善良的中年男人。我当时看过一部影片叫《海霞》,戏中有个配角,戏并不多,但是,他人显得非常魁梧,又含情脉脉的;我看到他,喜欢极了。我心想,要是我身边有这样一个叔叔就好了。后来我才知道,这个演员叫赵联,可惜他很早就去世了。我喜欢他那种温和的气质,看到他我就感到很温暖。
4.将来的我
如果要说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我会毫不犹豫地说,就是生命本身。也因此,当我看到太多的媒体在宣传带病坚持工作的榜样的时候,我会觉得不可思议。
我生活的目标和乐趣,是让尽可能多的人能了解我的思想、我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和看法。原来,这种想法很难实现。我从15岁起,就觉得我对太多的事情有独到见解;我想把这稍纵即逝的想法告诉别人。可那时没有博客,我无法与别人分享我的智慧快乐,我就开始写日记了。从那时到现在,我写了31年日记。好在现在有博客了,我曾经有过的想法和新的想法,我会陆续把它们整理出来,通过博客与大家分享的。让别人的生活得到一些理性的指引和有益的借签,让别人少一些人生路上的坎坷和弯路,是我最大的乐趣。也因此,天天写长长的博客很累。但是,我累,并快乐着。
要问我将来还有什么想法,我希望有更多的人看到我的博客;也希望能像有的网友给我建议的那样,将我已经写出的600多篇博客和今后写出的博客整理之后出书。
5. 我的性生活
说到性和性爱,我先要表明我的观念,这个观念不仅仅是对同性间说的,也包括对异性间说的。就是性爱中性器官的诱惑力很重要。
同志群体在网上聊天和认识的时候,一般都这样:笔聊之后是话聊;话聊之后是视聊;视聊过了,还想看看身体。这种想法对不对呢?我觉得很对。因为,如果一个人他的长相你看着挺喜欢,可是他的男性标志样子,不是你喜欢的那样,看到本人之后,就会影响你的好感。
我现在喜欢的人和以前喜欢的好像不太一样了。我很难说我只喜欢哪一个人。但是有一点非常明确,我喜欢的男人应该是这样一种类型的:他要和女性反差很大,反差越大我越喜欢。不管是身高胖瘦还是声音动作,如果一个男人穿上女人的衣服之后,就让人看不出这是个男人了,这样的人我是不会有任何兴趣的。我喜欢的男人,应该与女人的一切都相反,比如,皮肤粗黑一些,脑袋大一些,体毛多一些,声音粗一些,身材壮一些。我喜欢粗犷壮实的男人。这样的人不会是只有一个,在同志圈里也不一定很多,所以,要真找这样的同志型男人,可能很难。
我觉得,只要是我上面描述的这种类型的男人,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也不管是比我小的还是比我大的,我都喜欢。我喜欢粗糙的、阳刚的男人。
我的第一次同性性行为,是和小陈进行的。他结了婚,有两个孩子,是个从安徽农村来上海打工的打工仔。我对粗壮结实的农村男子很有好感,所以在当时那个很难碰到同类的情况下,碰到小陈,我觉得已经很不错了。
当然,我后来学会上网之后,我看到还有那么多未婚的男人更适合我,更适合和我一起共同生活;而小陈,虽然我们互相都不讨厌,但他有家庭、有孩子,没法和我一起过日子,就只能分手了。我通过网络找到了一个和我一样未婚也不打算结婚的,山西籍来上海工作的小伙子。我们从2001年认识至今,一直生活在一起;现在的公司也是我们两人一起开的。后来小陈还找过我几次,都是来咨询有关法律事务的,我们现在还是好朋友。
有关性行为的方式,我是这样看的:人互相喜欢了,就可以用双方都愿意的一切方式来做爱。我觉得,除了那些残酷的行为外,其它动作,只要两人愿意又能体会到快感的,为什么要拒绝呢?
对于三P和群交的性方式,如果有那样的场合,也有我喜欢的人,那些方式本身我并不反感。我虽然没有体验过,可我看过录像中有这样的镜头,我看的时候没有觉得有什么怪的,也没有觉得自己为什么就不能做。只是我不喜欢到那种同志聚会的场合去,又怎么能碰到喜欢的一群人呢?我想,异性恋者中也有很多人会喜欢大家在一起玩的方式,问题是想是一回事,做又是另一回事了。
6. 我的感情生活
我理想的爱情,就是两个人相爱的时候,喜欢的是人本身而不是别的。我现在的伴侣,我觉得,我们之间就是这样一种状态;也因此,我们俩经常互相牵挂着。
我是不会结婚的,因为我很早就知道我对女性没有任何兴趣。我母亲在我30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她对我的婚事不太操心。我在那个大学生还很稀缺的80年代初就考上了大学,我不管是身材还是长相,都很容易让人喜欢。在我妈眼里,我要找对象太容易了,也因此她一点儿不着急她儿子的婚事。现在我已经把父亲接到上海来了,他住我的老房子,我和我的伴侣住新房子。爸爸和我的伙伴相处得非常好,他一点儿也没有觉得我们在一起有什么怪的。时间长了,他觉得我们本来就应该这样生活的。
我非常有信心让我们这七年的伙伴关系一直延续下去。我和小张有很多的共同点,又有很多的互补点。时间长了,我们之间性爱的成分、性爱的冲动会少一些。但就像一般夫妻一样,时间越久,感情越深厚。现在我们在一起生活得很稳定,也都觉得很甜蜜,大家都没有分手的打算。两人一个生在陕西,一个生在山西,所以,想到秦晋之好这句话的时候,我们觉得,那是为我们说的。
我从来就不认为我们这样的稳定伙伴关系是绝对封闭的。我们认识之后,我就很少上网聊天了,如果聊,也不再见面了。但我并不反对小张去和聊得投机的网友见面。我觉得同志的感情生活不应该去套异性婚姻的模式。所谓忠诚,不是除了稳定的伴侣谁都不能喜欢了。只要两人的心彼此牵挂,不想分离,就可以一直生活下去。至于结婚证,我不想有,我也不想用证的方式把想走的心拴住。这一点,我很自信。稳定,一是靠自己的能力,二是靠自己的魅力。 我相信,在任何时候,让别人爱上我,都不是很困难的事情。
我们现在过着两人世界的生活,不是一种无奈,而是一种选择。想选择丰富,不是不可以,只是我现在的感觉是两人世界更好、更稳定、也更踏实。我这几年能够在打点公司、讲学和写作上都有起色,也都取得了一点小成绩,我觉得就和我这种稳定有关。所以,我不反对别人情感丰富,我觉得感情不像别的,每个人都不可能完全一样,为什么要效仿别人呢?只要不违法,每个人都可以追求自己心中的完美。
7. 我如何看待同性恋“晚辈”或“长辈”
在网聊的时候,我碰到不少晚辈和长辈,对他们我有一些看法。
首先是对晚辈。我觉得有些小弟弟太随意了。他们光想乘凉不想栽树,而我觉得太短视的人、太随意的人、不知道为后来做铺垫的人,很难拥有长久的幸福。有的小弟弟总想着找人捞点钱,有的小弟弟心更野,会想着逮着谁敲点钱,他们对这个社会的理解太肤浅了。谁也不傻、谁也不白给,能交换到当然不错了,怕是折腾了半天,自己没得到什么,还把青春年华耽误了。当然,小弟弟不都是这样的想法了。
很多小弟弟想找个人一起过日子,可又不知道该找什么样的人。同志出来的越来越多了,选择的范围也很广,但是,别挑花了眼。我觉得同志找伴也和异性找伴一样,是物以类聚的。想长期的就找个长期的,想短期的就找个短期的。但是,我特别要提醒小弟弟们,不要去找已婚男人做长伴。那些人都像包二奶的,找个小情人混着,可他们是不会太上心的;在家里要骗老婆孩子,心思又全在老婆孩子身上,小弟弟们可要看准了,别浪费时间。
对于那些大哥哥们,我也想说几句。由于其中大多数人不能坚守自己的信念,糊里糊涂就结了婚,所以比我们年龄大的人里头,从未结过婚的人很少。有人现在意识到了,可一说起来,就是孩子怎么怎么重要。我觉得,作为同志,尤其要为自己的将来做一些打算。孩子都有他们自己的生活,外国人把孩子养到18岁就算完成任务了,中国人是不是可以学学这种潇洒呢?我看到太多的人,好象对孩子有还不完的债,不管是孩子上大学还是成家立业,好象不包到死心里就不踏实。
我想对那些心中永远有一份同性爱情结的大哥哥们说一句,把孩子养到18岁,你就可以多想想自己的事情了。如果觉得对老婆有感情,那就在外面也找有同样想法的人玩玩吧,最好不要去逗那些痴情的小男孩;如果你觉得你的婚姻是一种枷锁的话,不要犹豫了,孩子成年之后,就可以走出来了。
有人总抱怨别人心不诚,抱怨这个圈子里的人太复杂、太花心。我要说:你自己做得又怎么样呢?
海涌故事:给世界一个最真实的我
评论
1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