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美國的人權紀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一、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缺乏保障
美國社會充斥暴力犯罪,人民的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受到嚴重威脅。
據2001年美國駐華使館出版的《交流》雜誌第四期報導,1998年,美國共發生犯罪案件1247.6萬起,暴力犯罪153.1萬起,謀殺案約1.7萬起;每10萬人中發生犯罪案件4616起,發生暴力犯罪案件566起。1977年至1996年間,有40多萬美國人遭謀殺,幾乎是越南戰爭中美國死亡人數的7倍。1997年以來又發生了約48萬起殺人案件。而據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
美國是世界上私人擁有槍支最多的國家。一方面,對暴力威脅的擔憂導致許多人為求自保紛紛購槍,另一方面,槍支氾濫又是造成暴力犯罪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據美國聯邦調查局提供的統計數字,2001年9月、10月和11月份美國境內武器和彈藥銷售量的漲幅在9%至22%之間,僅10月份登記在案的槍支購買量就達102.9691萬支,為近年來的最高月登記量。據統計,在美國非正常死亡人群中,遭槍擊死亡是僅次於交通事故的第二大死因,平均每年有1.5萬多人死於槍口下。在美國200餘年的歷史中,先後有3位總統遭到槍擊,其中2人死亡,1人重傷。政府首腦的安全尚且沒有保證,普通公民人身安全的境遇可想而知。自1972年以來,美國平均每天有80多人因槍殺案斃命,其中約有12名是兒童。
2001年3月5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桑塔納中學一名年僅15歲的高中生突然拔出手槍向同學射擊,造成2人死亡、13人受傷。這是自1999年4月科羅拉多州一所高中發生13人被打死的血案以來死傷人數最多的一起校園慘案。時隔兩日,3月7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一所羅馬天主教學校內,一名14歲的女生在自助餐廳裏向她的一名同學開槍射擊。當日,員警在阿爾比大學的校園裏制服了一名正計畫實施襲擊的持槍者。4月14日,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市郊區,一名43歲的男子手持兩支長槍和兩把短槍向一酒吧及其停車場瘋狂掃射,當場打死2人,打傷20人。9月7日,一名男子持槍闖入洛杉磯錫米穀郊外的一戶人家開槍掃射,打死3人,打傷2人。此前的8月31日,一名離職警員開槍打死一名警員後自焚身亡。美國聯邦調查局稱洛杉磯市是美國“犯罪最自由”的城市。12月7日,印第安那州一家木工廠內的一名工人開槍打死1名工友,打傷6人。
2002年1月15日,一名十幾歲的學生在馬丁·路德·金中學開槍,造成2名學生受重傷,而當天適逢這位人權運動領袖和非暴力運動擁護者73歲誕辰。更具諷刺意味的是,就在美國國務院發表報告對別國人權進行譴責的當天,3月4日,美國再次發生一起駭人槍殺案:新墨西哥州一名4歲男童在睡房看電視時,用父親的手槍擊斃另一名只有18個月的女嬰。
暴力內容充斥美國傳媒,助長了美國的高犯罪率,特別是青少年的高犯罪率。美國青少年從孩提時代就對暴力犯罪司空見慣,隨著有線電視、影視錄影帶及電腦的普及,孩子們有更多的機會目睹血腥的暴力鏡頭。美化暴力的文化促使青少年相信槍可以“解決”一切問題。美國民間組織“父母收視委員會”
近年來,美國民眾要求對槍支加強管理和剷除暴力文化的呼聲日益高漲。
二、司法侵權現象嚴重
員警濫施暴力和司法不公是美國的一個頑症。2001年3月,法國一名受害者家屬起訴美國內華達州員警和監獄看守濫用酷刑,其子菲力浦·勒曼在獄中遭9名看守毆打致死。法醫鑒定結論是喉骨碎裂引起窒息死亡,而內華達州一家地方法院卻於2月底判定這9名看守的行為可以原諒,不必對勒曼之死負刑事責任。
美國刑訊逼供現象普遍,被錯判和遭冤屈的死刑犯人數居高不下。2001年12月,一名叫阿龍·派特森的死刑犯聲稱自己的供詞係屈打成招,當年負責辦案的芝加哥員警在審訊時毆打他,並用塑膠打字機罩使他窒息。此事一出,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由於芝加哥在行政區域上屬庫克縣管轄,《芝加哥先驅論壇報》的記者隨即翻閱了庫克縣自1991年以來的數千份謀殺案卷宗,結果發現,其中至少有247件案子是在沒有其他人證物證的情況下結的案,而所有判決依據竟然都是被告的“口供”。這些所謂“口供”的可信度令人懷疑。
美國聯邦法律和38個州允許施行死刑。90年代以來,美國可判死刑的罪行和每年執行死刑的總數均有增加,每年執行死刑的總數從1990年的23人增加至1999年的98人。在過去20年中,美國已將死刑擴展到60多項罪行,並以限制已決犯上訴的權利來加速執行死刑。自1976年最高法院恢復死刑以來,美國已有約600人被處死。據路透社
美國監禁人口居世界之冠,監獄人滿為患,囚犯待遇惡劣。少年與刑事審判中心下設的司法政策研究所的一項研究表明,在1992年至2000年的8年中,有67.3萬人被送進州立或聯邦監獄和看守所,每10萬公民中有476人在押。監獄超負荷運轉,囚犯惡性衝突不斷。2001年12月,美國加利福尼亞監獄大約有300名囚犯發動暴亂,監獄員警動用催淚瓦斯和木制子彈平息暴亂,有7名囚犯嚴重受傷。加利福尼亞監獄設計只能容納2200名囚犯,但實際卻關押了4000多名犯人。監獄十分擁擠,造成囚犯之間經常發生打架事件,僅2000年就有120多名囚犯發生騷亂,造成10人受傷。美國監獄內吸毒成風,過去10年中全美獄中犯人至少有188人因吸食毒品致死。
美國對各類性犯罪的刑律日趨嚴厲,司法實踐重新使用一些已停止使用的殘酷刑罰。一些罪犯選擇接受閹割手術這一極端刑罰以換取減刑。而這種刑罰原本在司法實踐中已取消數十年了。據《洛杉磯時報》報導說,過去3年中,加利福尼亞州就有2名性犯罪的罪犯在州精神病院接受了閹割手術後獲釋。
2002年2月,美國爆出令人震驚的火葬場業主大規模拋屍醜聞。位於亞特蘭市的三州火葬場在收錢後將本應在該火葬場火化的屍體棄置在森林裏或堆放在木屋裏任其腐爛,據說此種喪失人性的拋埋屍體行為至少持續了15年之久,現已發現被丟棄屍體300多具。儘管這一罪行令人髮指,但佐治亞州並沒有具體適用這一罪行的法律條文,如何確切定罪將成為一個法律難題。
三、貧困、饑餓和無家可歸者處境惡劣
美國是世界上頭號發達國家,但貧富兩極分化嚴重,窮人的境遇始終得不到根本的改善,成為這個超級大國中被遺忘的“第三世界”。
最近20年,美國高收入家庭與低收入家庭擁有的財富差距進一步擴大。1979年至1999年,美國收入最高的5%家庭的平均收入與20%收入最低家庭平均收入的差距,從約10倍擴大到19倍。根據《紐約時報》2001年8月對美國人口局統計數字的分析,20世紀90年代的經濟繁榮並沒有使美國的中產階級生活得比上一個十年更富裕,而是窮人更窮,富人更富,介於兩者之間的大部分人生活不如90年代初期。如今,1%最富有的美國人擁有全國財產的40%,而80%的美國人只佔有全國財富的16%。在華盛頓特區,占人口五分之一的最富裕的家庭平均擁有的財富較之占人口五分之一最貧窮家庭,已經從18倍上昇到了24倍。
貧困、饑餓和無家可歸者問題更加突出。據美國食品研究和行動中心網站2002年報導,1999年,美國有10%的家庭,即有1900萬成年人和1200萬兒童“沒有食物保障”。2001年美國全國緊急提供食品計畫調查顯示,美國第二收穫緊急提供食品庫網路在一年中向2300萬人提供了緊急食品,比1997年增加9%。在接受緊急食品的人中,有900多萬是兒童;幾乎三分之一的成年人是婦女,五分之一以上是老人。
美國市長會議2001年12月發表的年度報告說,在美國的主要城市中,忍饑挨餓者和無家可歸者的人數在2001年急速增長。在被調查的27個城市中,要求食品緊急救濟的人數平均增加了23%,要求住房緊急救助的增加了13%。在被調查的城市中,93%的城市對食品緊急救濟的需求增加了,其中很多是有孩子的家庭,這個數字比2000年平均增長了19%。在要求緊急救濟的成年人中,37%是有工作的人員。造成饑餓的原因主要是收入低、失業、高房租、經濟衰退、福利改革、醫療費用高和精神疾病等等。美國勞工部
在美國,窮人和富人的命價不同。法國《解放報》
四、婦女、兒童狀況令人擔憂
性別歧視是美國社會不平等的一個重要方面。美國至今沒有男女平權的憲法規定。
婦女遭受暴力是美國社會的一個嚴重問題。據美國官方統計,美國每15秒鐘就有一名婦女被打,每年有70萬起強姦案發生。
美國兒童的權利缺乏保障。美國是世界上僅有的兩個沒有加入《兒童權利公約》的國家之一。美國是違反國際公約規定、對少年犯處以死刑的僅有的5個國家之一,也是世界上處決少年犯最多的國家。美國有25個州將判處死刑的最低年齡定在17歲,有21個州定在16歲或者根本沒有年齡限制。此外,美國還是世界上少有的處決精神病人和智殘者的國家。據人權觀察組織的報告說,20世紀90年代,美國共對9名少年判處了死刑,這個數字超過了世界上任何其他國家報導的數位。
美國兒童深受暴力、貧困侵害。美國暴力政策研究中心
少年兒童失蹤問題嚴重。據美國聯邦調查局2001年公佈的數字,1999年間美國失蹤的少年兒童達到75萬人,約占全國失蹤人數總數的90%,平均每天有2100名17歲以下少年兒童失蹤。自從1982年通過失蹤少年法以來,警方登記的失蹤少年兒童人數增加了468%。
兒童是性侵犯的受害者。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經過3年的研究,於2001年9月發表調查報告指出,美國每年有大約40萬名兒童在街頭賣淫,或者在就讀學校附近從事各類色情活動,其中,離家出走或無家可歸的兒童是性侵犯的最大受害者。美國教會神職人員存在嚴重的對兒童性騷擾現象。據
五、種族歧視根深蒂固
種族歧視是美國建國以來一直沒有解決的最為嚴重的人權問題。歷史上,美國因對土著印第安人實行種族滅絕、販賣黑人和對黑人實行血腥奴役而臭名昭著。近年來,美國幾乎每年都會爆出種族歧視醜聞。
在美國,種族歧視無所不在。少數民族在聯邦部門中任職的比例遠遠低於其所占總人口的比例。據美國《世界經濟論壇雜誌》雙月刊2001年7-8月號的一篇文章報導,在美國參眾兩院535名議員中,有投票權的拉美裔議員只有19名,僅占總數的3.5%,遠遠低於拉美裔占美國人口12.5%的比例。雖然黑人占美國總人口的13%,但在各級經選舉產生的公職裏,黑人只占5%。美國規定員警中有色人種必須占相當的比例,但實際上各地的員警中黑人很少,而高級警官中黑人更少。如辛辛那提市黑人占人口的43%,但是1000名員警中只有250名是黑人。在美國最大的500家企業中沒有一位黑人擔任首席執行官和總裁,華爾街的大投資公司中黑人高級職員也鳳毛麟角。
美國少數民族的社會境遇惡劣。2000年美國人口普查表明,不能享受醫療保險的黑人超過白人1倍。黑人完成大學教育的只有17%,大大低於白人28%的比例。黑人的失業率是白人的2倍,而從事低工資的服務性職業的黑人超過白人1倍。1999年白人中等家庭的收入為44366美元,而黑人中等家庭的平均收入只有25000美元。據美國就業機會均等委員會統計,1990年以來,雖然少數民族就業人數只增長了36%,但在工作場所因種族或民族原因而引起騷擾的指控翻了一番,每年近9000起。美國5個最大商業性有害廢品堆,有3個位於主要是黑人等少數民族的居民區,60%的黑人和拉美裔住在有有害廢品堆的地區。
司法中的種族歧視司空見慣。美國200多萬在押囚犯中,50%囚犯是黑人,16%是拉美裔人。據聯合國發表的一份調查報告說,在美國,犯同樣的罪,有色人種所受到的懲罰要比白人重2至3倍,殺害白人被判死刑的黑人是殺害黑人被判死刑的白人的4倍。
六、粗暴侵犯別國人權
美國的軍費開支和軍火出口總額均占世界首位,軍費開支占全球近40%,高於排在其後的9個國家的總和,軍火出口占全球36%。
美國粗暴侵犯別國主權和人權的行為在國際上居於首位。僅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對外使用武力就達40多次。
美國在世界各地設立軍事基地,駐軍達數十萬,到處犯下侵犯人權的罪行。“9·
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在科索沃戰爭期間曾經向該地區投下大量貧鈾彈,不但使該地區人民,也使維和士兵處於非常危險的境地。美國方面稱,美軍撤出科索沃的一個理由就是“不能讓輻射傷害我們的孩子”。但最近有消息指出,美國人知道貧鈾彈的危害以及投放地點,因此在劃分維和區域時,把遭受污染最嚴重的地區劃給盟國。美軍進駐波黑、科索沃後,帶動了兩地色情業“繁榮”。過去一年中,波黑破獲的幾十起販賣婦女案中,許多與美軍有關。他們大多參與嫖娼,少數人甚至參與販賣人口。2000年9月美國陸軍公開了一份長達600餘頁的特別調查報告,詳細描述了美國“陸軍第一軍”第82空降師在科索沃維和期間犯下的種種劣跡,承認:“駐科索沃美軍總體氛圍很不人道!”
有資料顯示,美國在海灣戰爭中向伊拉克投擲94萬多枚貧鈾彈,總重量約320噸,對伊拉克環境和人民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嚴重破壞。伊拉克衛生部發佈報告指出,伊拉克的癌症患者在海灣戰爭後大量增加,由1989年的6555人、1991年4341人增加到1997年的10931人。海灣戰爭結束10年來,在伊拉克南部遭受貧鈾彈打擊地區,白血病、惡性腫瘤和其他疑難病症發病率比全國高3.6倍,孕婦流產的比例是過去的10倍。
美國政府一貫以“新聞自由”自我標榜,但是,根據法新社
美國有近百家公司長年製造並向境外大量售賣國際貿易中禁止銷售的各種刑具,產品數量可觀,且已經形成海外銷售網路。大赦國際
美國還曾用國外嬰兒屍體做輻射試驗。據2001年6月英國《每日電訊》和《觀察家》披露,美國最近解密了一些絕密檔,證實在20世紀50年代美國實施過一項叫做“陽光工程”的試驗,先後從國外攫取了大約6000具嬰兒屍體,未經父母許可,將屍體火化後,骨灰被送往實驗室接受輻射殘量研究。
美國政府至今拒不簽署限制轉移廢料的《巴塞爾公約》,經常將危險廢料以各種方式轉移到發展中國家,損害別國人民的健康。美聯社
美國政府還宣佈退出《京都議定書》,拒不承擔改善人類生存環境的責任,給世界的環境保護事業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
2001年9月在南非德班舉行第三屆聯合國反種族主義大會是新世紀初國際人權領域的一次重要聚會,吸引了190多個國家參加,反映了國際社會通過對話與合作消除歷史積怨,根除種族主義餘孽的迫切願望。美國政府置國際社會的呼聲和自身的國際責任於不顧,在會前公開揚言要抵制會議。雖然在聯合國等方面的敦促和勸說下,美國政府勉強派出低級別代表團與會,但在會上帶頭反對討論奴隸貿易問題、殖民賠償問題,反對大會將猶太複國主義與種族主義相提並論,並中途罷會。美國一意孤行,干擾會議煢煢孓立,暴露了美國以“世界人權法官”自詡的虛偽性,凸顯了美國政府霸權行徑的狂妄和孤立。
多年來,美國政府置世界許多國家的反對於不顧,年復一年地發表國別人權報告,羅織罪名,對本國以外的其他國家進行歪曲和指責。美國政府還每年發表報告,對包括拉美各國在內的24個國家的掃毒情況進行評估,對被認為“掃毒不力”的國家橫加指責,動輒進行制裁、干涉甚至入侵。
2001年,聯合國人權委員會與國際麻醉委員會改選,美國因得不到多數成員國的支持而相繼落選。這從一個側面說明,美國政府在人權、緝毒、軍控、環境等一系列問題上推行雙重標準和單邊主義,是不得人心的。我們奉勸美國政府改弦更張,拋棄利用人權製造對抗和干涉別國內政的霸道做法,順應國際人權領域合作與對話的時代潮流,多做對人類社會進步與發展有益的事。
新華社原文鏈接
http://www.fmprc.gov.cn/chn/wjb/zzjg/gjs/gjzzyhy/1115/1117/t4329.htm
中國政府歷年發表的美國的人權紀錄全集鏈接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