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崔长林和陈嘉珉先生的公开信


      在崔先生《问价值中国编辑管不管这件事?》一文中,笔者斗胆在评论中留过这样的文字:“学生这两天会写一篇关于崔、陈之争现象的分析文章,到时候也请老师一并指正、点评。”本想多写点文字的,好歹估摸着能赚个原创、点击、积分什么的。回头一想,我的文字指向谁呢?崔陈之争,字里行间,稍微细心的读者均可看出:有历史遗留,有现实相争,有学术交锋,有拥虿互伐等等。我一个末学后进,既不清楚昨天是非种种,也于哲学无知无觉,和两位老师都素昧平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实在没充分理由予以调解,也无必要目的来增添是非。但言而无信,又不是湖南人的个性特征。思来想去,“越简单就越深刻”,再次冒昧和斗胆,给两位老师讲个故事吧:

      胖和尚和瘦和尚领命去化斋,路过一条小河,水至膝盖之上,但流速很快,河边一个美丽的村姑,看来是有急事需要过河,看到河水湍急,正在踌躇。胖和尚向前问过是由就抱起村姑过了河。过河后,胖和尚放下村姑又大步向前。约走了十几里,瘦和尚实在憋不住了,拦住胖和尚,质问道:“我们是出家人,你怎能抱一个姑娘”,胖和尚说:老兄,我早就放下了,你怎么还放在心上?

      崔、陈之争,争到现在,部分言论已经浪费了不少网友们宝贵的时间,这是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学生建议:倘两位的“争鸣”继续维系以往的风格和方式,于思想交锋,于智慧碰撞,至少我等求学求知者是举双手欢迎的。但如果像现在这样的人格侮辱和人身攻击的话,建议彼此还是利用留言平台交锋为好。理由有三:

      1、真正的专家是给网友和其它专家展示智慧和提供问题解决方案的,不是互相斗闹给网民看笑话的;

      2、您的文字是耗费生命重要组成部分——时间结晶而成的,网友在阅读您文字的同时也是付出部分生命代价的。您有权浪费自己的生命,但请给别人的生命给予足够的尊重;

      3、有理不在声高,有量不在年高。网民都是能独立思考,并由思考而做出自主判断的正常人,于我,无需别人告诉我要怎么做,怎么看,因为,没人能代替我走完全部的人生旅途,因此,我的选择,就是唯一适合我自己的正确方向。

      若文字给两位老师带来不快,浪费网友时间的话,我先说声“对不起”了。

      崔陈之争,要么落幕,要么另写一个剧本。这出戏,演员如果觉得还不够过瘾的话,作为观众之一的我想告诉大家:

      对不起,亲爱的,我已经审美疲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