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薪阶层的证券投资策略分析
【关键词】:工薪阶层、证券市场、投资策略
【摘 要】:目前,中国股市整体处在由熊转牛的转折时期,中国的股票市场整体稳中有升,证券投资的良好时机已经来临。作为收入状况并非十分理想的工薪阶层来说,其收入在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之后,并没有多少用于投资的资金,并且,其主要的投资目标是为了在最小化的风险规避下实现最稳定的收益,其投资收益主要是用于子女的教育以及未来的养老、医疗保障等。因此,工薪阶层的证券投资应谨慎对待市场风险,注重投资策略,在这个基础上实现最大化的稳定的证券投资收益。目前中国的证券市场主要存在政策风险、利率风险、行业风险、公司财务风险等宏观和微观风险,具有客观性、普遍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工薪阶层应该运用分散投资、组合投资、价值投资、权证投资等投资策略,良好地防范和管理风险,从而实现自身在证券市场上的最大化的证券收益,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
一、 中国证券市场现状分析:
1.衍生产品催热市场
权证重回股市算是2005年股市一大创新,还有其他很多创新之举。如
2.管理层稳定市场预期
股改开始时,有人说最佳时期已错过,原因是上市公司业绩见顶、投资者失去信心了。这些因素的确加大了股改的难度,6月初上证指数创出了8年新低998点,为此管理层采取了多项措施。
首先,允许大股东增持流通股,让部分国有资金进入股市,宝钢、中化国际、广州控股、上海汽车等公司的大股东少则几亿多则几十亿的资金流入了股市。
其次,几大银行系基金给股市带来了上百亿资金,保险资金入市在加速,年金也获准大规模入市。
第三,QFII资金的入市也得到管理层支持。目前,QFII投资额度超过50亿美元,基本上是证监会批准一家QFII资格,外汇局就批一家额度。
当前股改已经进入相对稳定期,股改初期的兴奋与热情已经降温,多年股价巨幅下跌对广大投资者的心灵造成的负面影响,不会在短时间散尽,市场信心的恢复是个漫长的过程,今后的对价策略更应该合理、周全、科学与优惠,否则,市场有可能再次进入失望的状态之中,这对谁都不利。对价应该以送股、缩股、设置流通限制条款为主,问题公司可以辅以提高公司质量与完善公司制度建设等对价方式,股价跌破净资产的公司可以辅以提高并能稳定公司股价的对价方式。只要肩负起股改赋予的责任,有关各方进行充分沟通协商,合理兼顾长远与眼前利益,对价其实是不难的事情。
目前国内股市整体处在由熊转牛的大趋势转折时期的初期阶段,或者说筑底阶段的初期,多数股票价格开始回升,已经有不少股票呈现牛市特征,股价涨幅已经超过100%,而且走势依然稳健。当然,大盘的大趋势筑底时期,持续时间较长,中间升跌反反复复,估计将持续到2007年上半年甚至更迟;不过,市场回暖气象也渐趋明显,个股活跃程度趋强,走牛股票越来越多,大盘底部也呈现抬高特征。在接下来1年多的大盘转势筑底阶段,估计上证指数将在1600——1100点区间波动,波动形态包含了第一大上升浪与第二大调整浪。具体地讲,我们认为目前大盘正在处于第一大上升浪的第2子调整浪的末端,估计第3子上升浪随时可能开始,目标可能达到1450点附近,运行时间大约3个月或更长,上证指数第一大上升浪的目标,可能在1620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