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三包”撞了一下腰


本报记者 赵达文

一位做外设的朋友告诉记者,目前,很多厂家虽然没有怎么强调“三包”,但是真正实施起来难度应该不大,因为“三包”的政策主要是针对个人、家庭消费者那一部分,而像行业用户这类消费群体,感觉还是不太适合。他们首先不会选择尝试新的和不知名的产品,因为在使用成熟产品的过程当中出现问题的概率要小很多;而且厂商们都会给他们做出很详细的解决方案和使用计划;况且,经销商或者厂商对他们的各种无微不至的服务,使他们之间建立起了很深厚的情谊,更重要的是行业应用非常复杂,所以一般情况他们下都不会选择“退货”的下下策。虽然很多的厂商一再强调自己的服务要远远超过“三包”的要求,然而,当记者和他们的经销商交流对“三包”的看法时,都表现出有点与己毫不相关的不屑,说那得看厂家如何操作……事实上,原来那些服务的具体操作模式和思路都不能改变电脑“三包”赋予给消费者“包修、包换、包退”的权利。难怪很多的经销商在感叹,“三包”真的落实到实际中,市场有可能发生裂变。

 

品牌机欢呼,软件商叫好!

前一阵子,国内的各大品牌围绕国家“三包”政策的出台,都纷纷表示出了极强的“合作”欲望,并抓紧机会向它示好。电脑“三包”了,品牌机的机会也随之而来,这几乎成了品牌厂商的共同心声,各品牌都希望借机在更大的市场中分得一块大蛋糕,于是,各家纷纷表态支持三包。成都瑞海的刘总认为:“电脑‘三包’是行业朝规范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的经营只能从站在满足消费者利益的角度出发才能拥有更好的发展机会”。据悉,瑞海已经在南充联合当地的有关部门举行了宣传电脑“三包”的活动,而且他们还会和其经销商一道在不同的区域举办“三包”宣传活动。

当“三包”条例正式把软件纳入“三包”服务内容后,对所有的软件企业而言无疑是天大的福音。记者在成都的几个软件销售店都做过暗访,几乎所有的销售人员都提到了“三包”对正版软件的保护,以及消费者购买正版软件给用户带来的种种好处。成都连邦软件的刘先生认为,软件“三包”对软件也是一个规范,同时,给正常渠道的经营带来一个好机会。其实软件“三包”的最大利好是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厂商。原创电脑的魏经理认为,即使是所有的电脑出厂时都不安装软件(据悉,很多的公司也会尽量少安装或者不安装软件),也不妨碍消费者对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必然需求。不过,记者在采访中还是发现了在软件方面的很多不规范和容易让消费者忽略的问题:应用软件的不适用性和软件流程结构的不合理性以及软件本身的价格问题都让普通的消费者在购买软件这种“特殊”商品时,无法有一个确切的界定,这无疑使消费者在消费的时候对它不能有一个准确的比较;另一方面,消费者在选购电脑时大多只注重硬件及其配置,而对于软件这个“软骨组织”却不太重视甚至片面认识。在“三包”为软件行业带来一片歌舞升平的盛事前景时,厂商们是不是更应该考虑如何更好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权益呢?

兼容机不包,配件咋个办?

在大家都为“三包”争论不休的时候,不约而同地对兼容机的前景表示担忧,那些“无厂址、无厂名、无生产日期和产品合格证”的商品不在“三包”之列,这已经非常明白地把兼容机排除在三包之列。然而调查表明,现在兼容机市场占据电脑市场的65%,这么大的市场,还有那庞大的经销商队伍,竟然成为三包的“弃儿”。新蓝电脑的易毅认为兼容机不在三包之列并不能完全说明它的竞争力就很快丧失,首先是它的价格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这无疑是它生存的最大本钱,价格是非常具有杀伤力的;其次是灵活个性的随意配置,满足了消费者不同的需求,而“三包”并没有排斥对配件的服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兼容机整机在三包上的先天不足。一直以来,兼容机就在服务上被“受人以柄”,事实上,从三包条例来看,要在很长时间内保持各种产品类别不同型号规格和的备件,对厂商和经销商都有非常大的压力,产品的快速更新周期的缩短或技术的更新,都会导致公司的成本无形增加,姑且不说新的部件是否和原先的部件的兼容情况如何。诗雨电脑的刘先生直言不讳地指出,电脑三包后,小的店面和没有名气公司将面临成本、利润和信誉的多重压力,出局在所难免。情况是不是如此严重呢?我们拭目以待。

退货挑战行规,经销商会钻漏子?

经销商有经销商的生存理由与法则,不论制度和规定有多严厉。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当“包退、包换、包修”的政策出台后,有很大部分经销商都认为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有退货的“紧箍咒”,也有执行的“大漏勺”。首先是在包修和包换上没有什么难度,很多的服务条款都已经远远超过“三包”的要求,由于对厂商和经销商的执行时间没有明确的规定,所以消费者要在这方面要突破原来能够享受的服务就没有明确的条例可遵循。在“退货”方面的规定就有很多的争论存在了,道洋的黄松先生认为,虽然“三包”规定了对质量问题的认定由第三方机构来完成,然而落实下来非常麻烦,而且可操作性不强。据了解,目前在成都,已有的质量鉴定机构是一个赢利的组织,一次鉴定下来(就原先家电鉴定费用而言),动辄上千元的费用会让消费者望而却步;在鉴定的时间上和科技水平上有多少含金量也让人担心,这也会让很多的消费者在面对电脑故障时不得不犹豫几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电脑故障有33%是硬件问题,有25%是软件(含盗版)引起的,42%的问题是由操作不当造成的。

所以面对这种情况,有的经销商就干脆和消费者玩心理,以此来逃避“三包”的责任和义务。面对软件的问题,有的厂商表示可以上门服务,但这也有一定的次数限制的,虽然现在电话咨询比较方便,也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面对真正故障时就显得无能为力了。一位经销商不无担忧服务者是提供的服务质量如何,尤其是现在利润越来越薄的情况下,服务质量就可能会成为消费者和商家之间新的矛盾,因为“三包”没有采用更加具体量化的数字来规范具体的服务,有的商家也会找种种借口来搪塞。虽然现在有的经销商在消费者购买时表示不会有故障发生,如故障一旦发生就推诿称是消费者自身使用不当造成的,消费者需要自己或用厂商提供的辅助手段自行解决。如果确实需要经销商提供服务,目前多数都要收取一定的费用。但是从记者了解的情况来看,如何落实三包政策,具体执行产品的三包规范方面,可行的、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办法还是比较少,借机操作的确大有人在。“等国家的相关政策的完善和厂商在这方面制度的建立,”现在成为经销商们的口头禅,是不是该在主动一点呢?电脑的经营者们,“包退”的时代已经来临,抱住电脑“没有退货的先例”的行规不放(不论您是否习惯或是抵制这种趋势),“钻空子″的思想可能会导致生意和你擦肩而过。

“三包”,会包砸谁的饭碗?

“这两年,正正规规做生意是赚不了几个钱的”,很多经销商这样叹苦经。于是,一些电脑经销商,通过特殊渠道弄到了大量的走私电脑,从而导致水货横行、猖獗。据了解,某个著名品牌的笔记本电脑,行货与水货之比竟达到了1:7的恐怖比例,而且还有一家连锁商家竟然堂而皇之公开做起了该品牌的水货生意,这在业内已经不是什么秘密(该公司在业内有些名气);一位名牌的耗材老板也在公开场合宣称目前耗材市场有近60%的是假冒伪劣产品。另外一些不法分子也混水摸鱼,加入到制假售假的行业中。这些人为了使“歪货”以次充好,专门找人开增值税发票,将这些根本无法质保、无法保证质量的东西合法化,最终销售给顾客。这样的产品既蒙骗了消费者,又会给消费者带来无穷的隐忧和后患。据一位经营这类产品的经销商透露,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利润是销售正品货的好几倍,现在一般的公司能够挣钱养活自己已经不错了,还顾得上它发展什么的?某些爱捡便宜的消费者您听清楚了吗?在眼前利益与长远“三包”上,您考虑过吗?不要让“三包”对自己来讲成为水中月镜中花。“包换、包修”的服务也会因为各种条件的不具备而丧失,“包退”更是得不到法律保障。当然因此带来的连锁反应就是假伪者渐渐被淘汰出市场。记者刚刚从SONY(中国)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得知他们正在打击假冒的光磁产品,借“三包”的机会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据说那些经营相关产品的不法分子纷纷关门转行了。

现在,很多来自不同角度以及不同程度的批评声迎接电脑“三包”。成都和光的吴先生认为,“三包”只是一项制度而已,要求它有多完美和能解决多少实际问题也是不太现实。诚然,它只是对消费者在消费电脑时的一些权益和事项的规范而已。它有多大的约束能力只能在实际操作中来体现,而不是等到在出现问题时再来接受它的条例可就可能被“伤心”到底了,这一点对我们的商家而言有其重要,先知先觉才能引领市场风骚。

卖场:冰火两重天

在成都的所有电脑卖场中,新世纪电脑城首先对电脑“三包”做出了反映:联动卖场内的十家经销商一道在各自的店铺试行“三包”,而该电脑城的管理办则对广大的消费者宣讲三包的具体政策和有关的注意事项,让消费者明白自己有哪些合法权益。

据新世纪电脑城的王先生介绍,在执行“三包″政策的时候,首先站在顾客的立场上,解决顾客的实际困难和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但他同时也提醒顾客在消费的时候,有一个正确消费观念,并办理好自己的购物手续和有关票据,不要在消费的开始就自动放弃“三包”的权利。据了解,从“三包”实施的几天情况来看,没有出现退货的情况,在销售人员的讲解下,消费者维权的意识明显提高了。

记者在走访其他的卖场时,没有感觉到对“三包”有多大的反映,有的销售人员竟表示不知道“三包”中有“包退”这一项规定,“三包”与卖场无关,那是他们公司自己的事,看来在我们大力为消费者宣扬“三包”政策的时候,还得先从我们身边的人员培训开始。

虽然,“三包”里有些规定是对消费者和商家的双重约束,甚至对消费者不利,但“谁销售,谁负责”规定已经让所有的经销商不再能把销售和服务分开,尤其是维修人员凭证上岗让经销商的运营成本增加。时代电脑的刘均认为,从这个角度讲,“三包”也帮助经销商建立一定的规范管理,为了服务不是目的,关键是要让用户感觉到个性化、专业化和人性化的服务。经销商通过参与“三包”把自己的“诚信”更加牢固的建立起来才是上上策。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大多数经销商在回答有关售后服务问题时都表示自身制定的服务承诺与行将实行的“三包”规定并无两样,同时他们认为自己的电脑售后服务条款大多数都已经符合现在的“三包”规定。但是,只有与“三包”相符合的服务才更加规范。

不要忘记,等老虎出笼后才知吃人时已经晚矣。电脑“三包”已经正式实施一天了,经销商朋友,您为“三包”做了些什么呢?别被“三包”撞折了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