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而立之年职场无发展“夜走麦城”!


       计算机专业的胡先生毕业后,被一家IT业著名的跨国公司录用,担任程序员。这一晃,胡先生已经32岁了,已算是IT行业的元老了。
      
  刚进IT行业时,胡先生有着火一般的热情,参与了不少项目,而且都获得了成功,一时之间,胡先生有种很大的满足感。那个时候,加班加点,牺牲掉双休日是家常便饭,熬通宵更是不在话下,这样努力的工作换来的是公司对胡先生的器重,付给胡先生的薪水在同学中可算是天价。
 
  一晃8年过去了。胡先生换过两家公司,虽说薪水越来越高,但胡先生却越来越困惑。做IT这行的人,大多听过这句话,“过了35岁,编程员就要被转岗”。胡先生已经32岁了,未来又将何去何从呢?以前刚毕业的时候,胡先生并不觉得压力如此大;但到现在,胡先生感觉程序员的工作强度太大,自己一直在超负荷运转,工作状态就一个字:累。况且,由于这一行的特殊性,从业者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是有句话嘛,“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大概说的就是胡先生们这些做技术的人吧。像胡先生这把年纪的程序员虽然技术老到,但毕竟在学习能力、反应速度、工作效率上渐渐地开始和年轻人有了差距,总是生出“后生可畏”的恐惧,感觉自己的竞争力在缩水。
 
  前不久,同事王先生就被老板请走,理由很简单,“年轻人都上来了,他们又便宜又好用……”看着王先生默默地收拾东西,胡先生的心一阵阵发紧,也更加担心,不知何时,这根裁员的大棒就要挥到自己的头上。难道技术也成了“青春饭”吗?,胡先生陷入和深深的困惑当中。
 
  智诺信顾问jeffrey建议:
 
  程序员是个属于年轻人的职业,“胡先生” 们如果没有在职业生涯最初的5年或8年时间里得到晋升或实现转型,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技术更新的大潮中便面临竞争力衰减的残酷现实,需要重新定位和转型。“胡先生” 们与其咬着牙继续在编程队伍里打拼,还不如重新审核自己的职业兴趣、能力和性格,立足核心竞争力,寻求职业发展的第二春。
 
  其实胡先生们一直有一个误区,认为学到了技术就是一辈子的本事。其实,在如今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技术才是“青春饭”,不努力跟上,不随时更新知识是不行的。在任何一个行业,如果只关注一个层面,发展都会受到限制。职场上,多才的人才能屹立不倒,专才总是被后浪推前浪,所以,年轻的时候,人要多做尝试,人的潜力是无穷的,有时会让胡先生们自己目瞪口呆。
 
来源于:智诺信管理咨询公司 http://www.chrcare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