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政协委员进言--普通公民眼中民生大事(一)


作为一个普通的公民,祖国的繁荣富强有目共睹,我们更加坚信自己的国家会欣欣向荣、步入辉煌的明天。
作为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人,有时候看民生问题虽然目光狭窄,但就是这样往往又能发现一些老百姓的心声。
一。物价问题:
自07年开始,突如其来的粮食、食用油、肉类等农副产品的迅猛上涨,把原本9元一公斤的肉食品拉升到了26-27元一公斤,5公斤装的食用油也哄抬到了100元之上,而粮食和相关的食品等都是攀比着上行。春节前夕的副食品上涨更是进入了失控的状态,十二、三元的韭菜只是一个典型。
市民的疑问:我们的物价局拿的是纳税人的税金在工作着,那他们的在此期间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二。金融问题:
1。很多银行的大厅经理和工作人员更加热锺于向进门的客户推销本银行或者和合作搞的理财产品,而一旦客户发现这种理财产品存在着欺诈和相关问题的时候,这些客户才发现自己是投诉无门了。
市民的疑问:银行的行为如何定性,投诉的大门在那里?
2。自动取款柜员机取出假币投诉、取证、举证困难和漏洞的堵截问题。银行对于此类问题百般抵赖的根节在于除了问题如果属实的话,可能为此这个主管的经理和相关责任人面临着下课,投诉无门也许就不难理解。
市民的疑问:如果是公民拿假币去消费的话,那他面临的将是犯罪的惩罚。那银行出现这种问题是什么行为呢?作为公安局能否加大监管的作用呢?
3。基金公司所公布本公司基金产品的净值一直是基民追捧、置疑的热点,如虚假基金净值、故意拖延发布;基金被基民选择赎回后,在基金公司所承诺的四至五个工作日后返还基金赎回资金而无说法的故意拖欠行为如何解决?有的基金在面临着巨额亏损而惧怕大笔资金赎回,不能正常公布净值算欺诈行为吗?
市民的疑问:新基金还在继续发行,对基金公司的监管难道就没有可行的监管办法吗?作为普通的基民将如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4。中国平安发布恶意圈钱行为是大盘低迷的元凶,监管为什么不能对其进行停盘和罚款等处理方式?
市民的疑问:作为中国平安的管理层不会不懂得市场的公平、公正、合理运营的道理,那他们为什么还会出台如此的恶略行经而不被处罚?
三。腐败问题:腐败案例中的巨额不明财产在量刑中的不公是否会给案情侦破中带来这样的问题:坦白实际金额就会从严,而隐瞒犯罪金额的面临的就是轻盼的事实?
市民的疑问:贪而不坦,坦而重判,不谈而轻还要一直延续下去吗?
四。官官相护
在上级部门得到举报时,为什么会出现官官相护呢?一是有利益相关的瓜葛问题;也有是问题的一把手问责制,就是说如果下级真有问题而被处理和上报的话,那么问责制会不会牵扯到自己而影响自己的仕途?在这种背景下,谁还去拿有问题的下属开刀呢?
市民的疑问:举报的渠道难找,举报被打击报复谁来维护安威和权益?
五。教育问题
1。作为高校教育的名门望族,北大和清华对北京考生分数降低录取是教育的悲哀所在。这个话题被反复的论证过很多,为什么就不能解决?
市民的疑问:作为高校教育的泰斗,北大和清华是在培养什么样的学子?是贵族学校还是特权教育的典范?教育不能公平公正而何以育人?
2。小学和中学生的校内困扰学生不能按教违规定的时间让学生离校,这学生减负怎么就那么难?
而校外的辅导学校和各种补习班又有多少是和学校老师有瓜葛?假期、休息日他们更是加班加点,一是为追求利益而不顾孩子生长的正常修养,这良心呢?有人说课余班可以不去上,但孩子还能跟上学校内的课吗?这班如果是和在校老师有瓜葛的话,还在在学校内的日子怎么过?
市民的疑问:谁来监管学校和老师们的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