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新机遇,新挑战——民办教育机构营销战略


2008年新机遇,新挑战——民办教育机构营销战略

     开篇:随着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的召开,世界人们的目光将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中国,据国内外经济学家分析,中国的经济将从08年开始出现突飞猛进地发展,由此让人们联想到的是什么又才是中国经济发展行业中的“特大”发展行业呢?很多数字和研究表明,他们的结论都集中到教育行业上面来了,教育行业无疑是中国下一个发展非常迅猛的行业,由此很多国际投资家也都把目光积聚到了教育行业之上,那么让人们由此又感到迷惑的是,在当今这个中国教育行业才刚刚启蒙的时期我们到底该怎样做才能让教育行业成为我们希望中的景象!

    中国教育资源网:我国现拥有民办幼儿园44317所,在园儿童284.26万人;民办小学4341所,在校学生130.81万人;民办普通中学(初高中)3316所,在校学生149.47万人;民办职业中学999所,在校学生30.34万人;民办高等教育机构1282所,在校学生98.17万人(其中经教育部或教育部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批准的具有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高校已达77)。其中从事高等教育的民办教育机构中的绝大部分都从事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

    2004628,教育部发出通知称:取消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2004年可继续适度招收文凭考试学生,自2005年开始,所有进行文凭考试的民办学校一律停止招生。虽然我国全国人大常委于2002年通过了《民办教育促进法》,20042月国务院通过了《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都是从扶持民办教育的角度立法,并考虑到了民办教育的现状。但是该通知的出台确实令众多的从事学历文凭考试的教育机构无所适从。今年是停止学历文凭考试的第二年,中国民办大学到底走向何处去?中国民办教育机构如何在教育多元化、全球化的今天脱颖而出,把握住时代的脉搏?除了加强现有条件的建设和生源的管理以外,笔者结合个人工作经验以及国外教育机构的营销方法,提出以下营销战略,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参考:

    一、明确教育机构定位

    面对如此众多的教育机构,如何脱颖而出?这个是摆在所有民办教育领导人面前值得思考的问题。但从高等教育机构的层面上来讲,开设大家都开设的课程,如何吸引新的生源?全国面对众多的教育机构,千孔一面,难免会让众多的学生和家长难以抉择。民办教育机构从建立的时候起就面对这样的一种状况,没有国家的财政支持,直接面对的是市场机制下的教育格局。所以,民办教育机构要适应市场机制的同时,必须学会市场的操作手法。民办教育机构属于非盈利服务机构,他提供的最根本的产品就是服务,为各种学生提供教育服务.民办教育机构的现实危机是资金有限,没有财政\良好的招生渠道,所以只有明确自身的定位,才能够为以后的市场营销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现有资金最大化.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867万名。其中,应届普高毕业生591万名,占68%;应届职高毕业生78万,占9%。今年全国高校招生计划475万,其中本科230万。(中国教育部消息)那么专科按照计划,专科的名额是245万。没有进入高校的学生为382万(867-475万)加上部分没有选择专科的学生。根据2/8定律,民办高等教育机构没有学历招生资格的情况下,理论上只能拥有76万的生源规模,全国1000所,每所理论招生量能够有多少。如果再没有明确的招生定位,一味的在大众专业或者培养毫无作用的理论人才方面拼财力,那么以后的路又将如何?所以找出自身的优势和强项,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定位,走职业化/多元化合作的道路,均是民办教育机构所要选择的。

 

   二、提高产品竞争力,走专业化路线

   民办教育机构所面临的问题是没有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拳头产品。前任一面,没有市场竞争力。随着招生状况的改变而改变思路。在市场的竞争中随波逐流。同时没有很好地把握住机会,缺乏明确办学思路,盲目走大而全的办学路线,耗费金钱和财力,效果不良。新世纪的世界,是职业化/专业化的世界,是差异化营销的世界。每个教育机构所面临的是各种各样的需求,寻找适合自身条件的教育产品并提高竞争力,是每一个教育机构应该面对和考虑的问题。

 

   三、树立财务、成本意识,实行公司化管理

   西方教育机构的营销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中国的教育机构缺乏现代管理理念。现代的民办教育机构只有树立公司经营的理念,树立财务、成本意识,实行公司化管理。在宣传、推广、营销等方面实行有计划的宣传方式,能够最大化的节约资金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按照公司化管理的模式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教育机构各个步骤地有序进行,较好的规避风险。为民办教育机构的壮大发展提供必要保障。

 

   四、强强联合,加强教育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

   民办教育机构在发展上还存在着诸如法律地位不明确或者权利义务不明确,以及信息不共享等弊端。加强教育机构之间的应加强信息共享,结合各自优势走强强联合的道路,避免自身力量的薄弱,被巨大的市场压力所压垮。同时让整个社会认同民办教育,共同培养社会对于民办教育机构的认可是所有民办教育机构必须同时面对的问题。大部分民办教育机构还不具有学历教育资格,在招生中凸现不足,走强强结合,学历与非学历结合,让更多的民办教育机构共享改革成果,是摆在机构掌舵人手上的重要大事。所以民办教育机构应当宣传活动中的统一步调、共同行动,协助建立民办教育自身的行业规则以及质量标准是民办教育机构的当务之急。只有民办教育机构消除分歧,真正走上健康良性发展才是民办教育机构的出路。

 

  五、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品牌建设

  很多的机构领导人存在这样一种误解,认为大而全,名气大的院校一定是名牌院校。固然这样的见解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但是现代教育理念已经摈弃了传统观念。健康的机构应该是有充足的预留资金以及良性的发展道路。品牌,说到底是教育机构所有服务行为在针对人群中的认可,说到底还是很虚的东西,为了做品牌而做品牌,根本不值得提倡。但是应该从给予机构的每一个针对学生的服务行为进行一系列的完善。品牌建设包括在招生、住宿、在校服务、毕业、校友服务、对外形象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只有在每一个环节上积极地作出行动,品牌才能够日积月累的凸现,同时民办教育机构才能够真正的得到发展。

 

   以上是关于民办教育机构的营销建议,欢迎广大教育工作者交流,为民办教育的真正完善和发展做出一点点应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