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个阶段以来,市场延续了极端的结构性调整模式,主题投资占据了做多品种的大部分河山,大盘蓝筹和周期性品种仍受宏观调控的压制表现弱势,股指在4100点上方反复震荡徘徊,题材股的炒作几乎可以说是如火如荼,而价值类股则表现得冰天雪地,随着千倍市盈率率的品种出现,和农产品国际价格的滑落,农业股在没有业绩支撑下的疯狂炒作浪潮开始平复,创投概念也因为部分公司的澄清走势进入滞涨,但蓝筹股大盘股仍然没有起死回生的迹象,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形,这种情形之后是题材股继续高歌猛进还是蓝筹股开始复苏呢?笔者QQ101106614
大盘蓝筹股经营业绩明朗,估值清晰,是向来受机构投资者欢迎和长期持有的品种,就银行金融股来看,他们的估值明显低于市场平均水平,但业绩的真实成长性却大大地高于市场平均,不过大盘蓝筹股相当部分都拥有H股,港股追随国际股市联动,大盘蓝筹也成为国际股市联动的主要品种,美国为主的国际市场跌声一片,蓝筹股的估值压力便由外而内地传递进来;相反小盘题材股则因为国外没有国内来看题材独特,可以摆脱国际估值标准的牵引力依靠资金力量来进行炒作,第二是融资压力和扩容压力主要在大盘蓝筹股身上,在资金偏紧的情况下撬动大盘股的股价实属不易,何况大盘蓝筹股的高价位筹码大多分散在个人投资者手中,一旦出现解套机会受困半年的投资者会仓惶出逃,没有足够大的资金实力很难在短期内抵抗盘中抛售的筹码,所以有心的投资者会为了而机构则希望在下一波的市场行情中获得更加廉价优质的筹码,耐心等待和收集,从笔者的盘口跟踪情况来看,蓝筹股已经开始出现局部的筹码收集迹象,从价值角度分析,无论是中国神华,还是中国石油,还是中国铝业这样把握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和公司,当前的估值水平都显著下降,但公司的盈利能力确在逐步增加,新基金近期的加速发行后是介入已经炒到几百倍的市盈率的题材股,还是转而逢低吸纳只有20多倍的蓝筹股?是值得投资者朋友深思的问题。本栏认为大盘股转换的契机在于基金加速发行和宏观调控政策的明朗性,等待一旦股指期货推出,大盘蓝筹股的春天就会到来;
近期随着限售股利空释放,新基金带来的增量资金和不确定性因素明朗(中国平安融资的市场化表决结果),第一季度的业绩报告和中报预期等等,都足以表明蓝筹股的动态估值吸引力使得其空间出现了相当的安全性,即使需要一段时间(大约两个月)的收集和徘徊,但比较起风险逐渐增高的题材股来说,他们越下跌,距离价值投资的标准和区域也就越近,投资者不妨耐心等待风格转换的时刻到来,市场虽然还在下沉,但机会就是跌出来的机会,蓝筹股近期仍将以资源价格上升作为反弹契机,成为稳定市场的基石,人弃我取的投资原则将在两个月内发生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