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万富翁当年是怎么找工作的


       天气渐至炎夏,又到了新一轮大学毕业生求职热潮汹涌的时候了,数以百万计的人要赶着去参加一场又一场人才交流会。但很多年轻人对自己的方向定位以及未来发展都很茫然,大多数人都只是把工资待遇作为首位因素来考虑甚至是求职的唯一条件。笔者的侄女也是今年大学毕业。她来家里玩的时候还惦记着找工作的事,问我找工作到底以什么为标准好。这个问题让我一时也难以回答。我想起了前不久采访过的一位亿万富翁,与他的一番长谈,让人感触良多,觉得他的选择和经历对青年人择业颇具参考价值,于是我就给侄女讲起了那次采访经过。
  亿万富翁姓沈,今年只有33岁,是郑州市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资产过亿。
那是一个瑞雪纷飞的日子,在这位民企老总工地上一间简陋的办公室里,他为记者泡上一杯热茶,自己点起一支烟,慢慢打开了话匣子,谈起了自己的成长经历。
  老总是河南信阳人,三岁丧母,是父亲要饭把他们兄弟三人拉扯大。14岁的时候,尚未小学毕业的他为了谋生和寻找以后的出路,去了少林寺习武。他在那里闭门修炼了8年,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就是靠这一身绝佳的功夫他出去谋生也是毫无问题的,可他不是个容易知足的人,他很早就有着强烈的创业念头。可一开始没有资金,他便跑到西安一所武术学校去给人做武术教练,后来积累了点资金和经验,就又回到登封市跟朋友合伙开办武术学校。没有创业经验的他一出山就输的一塌糊涂,几年辛苦积攒下的老本也赔光了。
  正说着的时候,一位年轻妇女领着一个四岁左右的男孩进来了。一个很漂亮很机灵的孩子。孩子看到屋里有人在跟爸爸说话,就很懂事地跑出去玩了。他又接着刚才的话说:我媳妇刚生完孩子的时候,我已经是一贫如洗了。家里连吃的米面都没有了,更不要说去买只老母鸡来给她炖了补身子了。没办法我把他们娘俩送回她娘家去坐月子。那时候我们在城郊租了一间破旧的平房住着。回到住处,我翻遍口袋只找到两块五毛钱。当时又想抽烟,又想吃饭。怎么办?想了一会儿,我拿上这两块五出去用五毛钱买了两个小烧饼,用两元钱买了一包劣质烟。回来抽着烟思索着以后的路到底该怎么走。那时候手机也快要欠费停机了,我必须要在停机前打上几个电话做出决定。
  在想了好长时间以后,他打了一个电话,这个电话对他后来的人生道路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他决定去给深圳来的一个房地产老板做保镖,他深吸了一口烟,加重语气说,那是朋友先前给我介绍的工作,但我答应跟他不是为了钱。记者听到这里笑了起来,说你都穷困潦倒到身无分文的地步了,还说不是为了钱。他认真地说,当时这个深圳老板给我一个月工资只开1800元,而其他还有几个老板让我去做保镖,工资开到4、5000元。
  记者信服地笑了笑。他接着说,我跟了那老板一年多,他出去谈生意签合同的时候我寸步不离跟着他,他回到办公室的时候我赶紧把茶泡好端过去,他坐下以后我要把皮鞋拿出来给擦干净。
后来有一次老板谈完生意回来休息,看电视的时候跟我闲聊,先是聊篮球,后来他又说起散打,嘿,这正是我的强项。我还获得过全国散打比赛的名次呢。我熟门熟路跟他聊得很投机,末了老板兴奋地一拍大腿说,得,小沈啊,这个项目不给别人了,就交给你来做吧。老板给我找资金找关系,手把手地帮我把第一个项目做起来了。这是我在生意场上掘到的第一桶金。
  后来,沈总亲自开车带记者到他的工地上参观。在纷飞的雪花中,他的工地还在热火朝天地施工,同时有6栋高层楼在建,以一天半一层的速度在增高。他现在一共有四处这样的工地,都建在郑州市高新开发区。
  他从深圳老板手里接过第一个项目的时候才28岁。从一无所有的穷小子到身价亿万的富豪,仅仅经历了5年。
  这一切的起源,来自于当初他一个目光长远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