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总理批示坚决纠正不正之风意喻着什么?


       全国纠风工作会议4月8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会前对纠风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切实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4月9日《人民日报》)

    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立党也好,执政也好,一切都是围绕“群众利益”展开的,所以,“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体现了我们党和政府始终恪守的政治立场。

    那么,何谓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呢?笔者在相关文件中看到,主要是指党政机关和公共服务行业中常见的多发性的不良行政行为或服务行为。其表现形式具体有三种:一是利用职权或工作之便,为本单位、小团体或个人谋取私利。如以职以权以业谋私,吃拿卡要等。二是行政行为失当,不依法办事,执法不严、执法不公。如不作为、乱作为,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等。三是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工作效率、工作作风问题。如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生冷硬横、推诿扯皮,办事效率低下等等。

    很显然,这种不正之风偏离了科学发展观的执政理念,直接损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严重影响党群、干群关系,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人民群众反腐败的信心,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障碍和大敌,与党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格格不入,必须坚决予以纠正。

    但是,细想想,每年党中央、国务院对全国的纠风工作都有一个安排部署意见,纠正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的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那么,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为什么还不能从根本上得到纠正呢?

    我想,这与一些官员的群众观念淡薄有很大关系。这些人想问题时没有把群众放在心里,干事情时没有把群众放在眼里,导致决策不合民意,做事有损民利。而且群众观念淡薄往往伴生“官本位”思想,“官本位”思想是以官为本,一切行为都是为自己“保官”、“升官”服务,而不是以民为本,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所以最容易做出损民利已的事情来。特别是有的人为了部门的经济利益或小团体经济利益,甚至为个人政治利益,不顾人民群众的利益捞取政治资本。如热衷于搞一些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这些“政绩”越多的地方,扰民越甚,害民越深,有的不只是祸害一代人,而是祸害几代人。

    所以,我认为,温总理批示“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掷地有声,透出的是凛然正气,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呼声,表明了党和政府的决心和意愿,足让那些热衷于搞“不正之风”或正在涉足“不正之风”的官员“心惊肉跳”;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倍受感动;更让从事纠风工作的官员信心十足,责任倍增,从严从快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以维护群众利益的实际成效落实总理批示。人民群众充满新的期待。

    新闻链接:温家宝 贺国强批示 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