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媒体集中关注微软与雅虎、必和必拓与力拓各自利益的精彩博弈时,我却看到了这两个震动2008年的并购中的中国因素:马云的民企和肖亚庆的国企。
王育琨/文
在《资本交易》2008年第一期我提到,“一幅全新的全球资本市场版图已经诞生,一种全新的资本视野正在形成,一种新的资本意识正在展开”。话音未落,2008年2月1日两个振动全球资本市场的大并购旋即对我的判断提供了新的注脚。
2008年2月1日,在开市之前美国微软宣布已经向雅虎董事会提交收购报价,收购后者全部已发行普通股,交易总价值约为446亿美元。同一天下午,震动全球的必和必拓收购必拓涉及1474亿美元大案,突然有了转折性变化:在几乎所有人都毫无察觉的情况下,中铝董事长肖亚庆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宣布,中铝已经联同美铝,出资140.5亿美元(中铝占资逾九成)拥有了力拓在英国的上市公司12%的股份,相当于力拓集团股份的9%。
在媒体集中关注微软、雅虎、必和必拓与力拓各自利益的精彩博弈时,我却看到了这两个震动2008年的并购中的中国因素:马云的民企和肖亚庆的国企。
一般的分析都认为,微软此次收购,目的是“吞下”雅虎后,大幅提升其与Google竞争的实力,是为了弥补其在互联网战略的不足,总价达到446亿美元的收购价格,反映了微软向网络方面转型的急切心情。
其实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我从比尔·盖茨的眼镜后面看到了他对阿里巴巴的垂涎。雅虎控制着阿里巴巴巴40%的股份,是第一大股东。而在比尔·盖茨眼里,阿里巴巴巴或许代表了互联网的未来发展方向。当他宣布退休被问及你认为下一个比尔·盖茨是谁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中国的马云”。
阿里巴巴,今天树一根柱子,明天砌一面墙,后天又搭个凉棚,一般人还看不出阿里巴巴的整体影像。可是当他的阿里巴巴、淘宝网、支付宝、中国雅虎、阿里妈妈、口碑网、阿里软件等等一起展现在世人面前时,人们才获得了一个整体影像:以“让天底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为使命,马云正在领导着他的团队、客户、股东、合伙人和众多利益相关者,改造着中国和世界的商业生态。我们现在才看到的事情,比尔·盖茨这样的互联网先知早就了然于心了。如果以微软的势力,在全球很快复制阿里巴巴商务生态链的模式,将对世界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必和必拓与力拓的收购拉锯战已经开始一段时间了。作为全球第一大巨头的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强行收购全球第三的力拓,牵扯着全球的视线。从欧洲、美国,再到亚洲的中国、日本和韩国都表示了对垄断的担忧。中铝与美铝联合收购的手法很完美,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个事件有几个重要看点:
1、购买拦截性股权。中铝和美铝1月30日的备忘录约定,最多收购14.9%的伦敦力拓,相当于力拓集团10%的股权。因为收购15%的股份,就具备了对必和必拓并购力拓的发言权,但是那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而只要拿到了像9%这样的拦截性股权,其它觉得委屈的股东就可以停住,起到了同样的效果。聪明之极。
2、中铝与美铝巨头联盟令人侧目。必和必拓收购力拓后形成的垄断对美铝的威胁更大。美铝20%的矿石来自力拓,而中铝只有5%。通过与中铝的合作,实际上是美铝在借力打力。当然,因为有美铝这块牌子,做生意的味道就非常浓厚,没有人相信美铝会主动对中国国家利益服务,有利于化解国际社会对中国崛起的不理解。
3、生意就是生意。尽管外界一直评论这是对必和必拓的阻击战,但是肖亚庆在回应记者提问时,非常低调,强调这是一桩投资生意,如果价钱合适可以把股权卖给必和必拓。生意需要圆融的智慧。毕竟必和必拓还是中国矿石的直接供应商。此外,力拓总裁艾博年1月25日还在北京显身,怕也是圆融的一部分。
现在欧美深陷次贷危机,许多很好的资产平时绝对不会让中国染指。现在恰逢股市低潮,正是主动出击的最佳时机。中铝近年来在肖亚庆的带领下,在国内谦让,在国际上却不断主动出击,完成了对加拿大秘鲁铜业公司91%股份的收购,获得沙特100万吨电解铝项目许可证,与澳大利亚奥鲁昆项目正式签署开发协议和土地租用协议,获得矿产开发证,实现了整合全球资源多金属国际化矿业公司的重大突破。
马云带领阿里巴巴与肖亚庆带领中铝,以全然不同的方式,左右着全球大并购的走向,值得关注和研究。
《资本交易》卷首语
王育琨/文
在《资本交易》2008年第一期我提到,“一幅全新的全球资本市场版图已经诞生,一种全新的资本视野正在形成,一种新的资本意识正在展开”。话音未落,2008年2月1日两个振动全球资本市场的大并购旋即对我的判断提供了新的注脚。
2008年2月1日,在开市之前美国微软宣布已经向雅虎董事会提交收购报价,收购后者全部已发行普通股,交易总价值约为446亿美元。同一天下午,震动全球的必和必拓收购必拓涉及1474亿美元大案,突然有了转折性变化:在几乎所有人都毫无察觉的情况下,中铝董事长肖亚庆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宣布,中铝已经联同美铝,出资140.5亿美元(中铝占资逾九成)拥有了力拓在英国的上市公司12%的股份,相当于力拓集团股份的9%。
在媒体集中关注微软、雅虎、必和必拓与力拓各自利益的精彩博弈时,我却看到了这两个震动2008年的并购中的中国因素:马云的民企和肖亚庆的国企。
一般的分析都认为,微软此次收购,目的是“吞下”雅虎后,大幅提升其与Google竞争的实力,是为了弥补其在互联网战略的不足,总价达到446亿美元的收购价格,反映了微软向网络方面转型的急切心情。
其实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我从比尔·盖茨的眼镜后面看到了他对阿里巴巴的垂涎。雅虎控制着阿里巴巴巴40%的股份,是第一大股东。而在比尔·盖茨眼里,阿里巴巴巴或许代表了互联网的未来发展方向。当他宣布退休被问及你认为下一个比尔·盖茨是谁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中国的马云”。
阿里巴巴,今天树一根柱子,明天砌一面墙,后天又搭个凉棚,一般人还看不出阿里巴巴的整体影像。可是当他的阿里巴巴、淘宝网、支付宝、中国雅虎、阿里妈妈、口碑网、阿里软件等等一起展现在世人面前时,人们才获得了一个整体影像:以“让天底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为使命,马云正在领导着他的团队、客户、股东、合伙人和众多利益相关者,改造着中国和世界的商业生态。我们现在才看到的事情,比尔·盖茨这样的互联网先知早就了然于心了。如果以微软的势力,在全球很快复制阿里巴巴商务生态链的模式,将对世界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必和必拓与力拓的收购拉锯战已经开始一段时间了。作为全球第一大巨头的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强行收购全球第三的力拓,牵扯着全球的视线。从欧洲、美国,再到亚洲的中国、日本和韩国都表示了对垄断的担忧。中铝与美铝联合收购的手法很完美,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个事件有几个重要看点:
1、购买拦截性股权。中铝和美铝1月30日的备忘录约定,最多收购14.9%的伦敦力拓,相当于力拓集团10%的股权。因为收购15%的股份,就具备了对必和必拓并购力拓的发言权,但是那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而只要拿到了像9%这样的拦截性股权,其它觉得委屈的股东就可以停住,起到了同样的效果。聪明之极。
2、中铝与美铝巨头联盟令人侧目。必和必拓收购力拓后形成的垄断对美铝的威胁更大。美铝20%的矿石来自力拓,而中铝只有5%。通过与中铝的合作,实际上是美铝在借力打力。当然,因为有美铝这块牌子,做生意的味道就非常浓厚,没有人相信美铝会主动对中国国家利益服务,有利于化解国际社会对中国崛起的不理解。
3、生意就是生意。尽管外界一直评论这是对必和必拓的阻击战,但是肖亚庆在回应记者提问时,非常低调,强调这是一桩投资生意,如果价钱合适可以把股权卖给必和必拓。生意需要圆融的智慧。毕竟必和必拓还是中国矿石的直接供应商。此外,力拓总裁艾博年1月25日还在北京显身,怕也是圆融的一部分。
现在欧美深陷次贷危机,许多很好的资产平时绝对不会让中国染指。现在恰逢股市低潮,正是主动出击的最佳时机。中铝近年来在肖亚庆的带领下,在国内谦让,在国际上却不断主动出击,完成了对加拿大秘鲁铜业公司91%股份的收购,获得沙特100万吨电解铝项目许可证,与澳大利亚奥鲁昆项目正式签署开发协议和土地租用协议,获得矿产开发证,实现了整合全球资源多金属国际化矿业公司的重大突破。
马云带领阿里巴巴与肖亚庆带领中铝,以全然不同的方式,左右着全球大并购的走向,值得关注和研究。
《资本交易》卷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