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天津视窗
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人民出版社隆重推出了经管类新书《汪海三十年——汪海和他的中国双星》。本书著名财经记者、作家赵晏彪和优秀企业家、双星集团总裁汪海于2008年4月13日下午2:00在天津图书大厦举行了该书的签售活动。天津读书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热情,有二百多名读者前来捧场。
《汪海三十年——汪海和他的中国双星》是作家赵晏彪继他的《做强做久做自己》之后又一本力作。该书描写第一代优秀企业家中的惟一幸存者汪海,在改革三十年当中如何冲破计划经济的重重障碍,如何以反思维创造商界神话,把一个名不经传的小企业发展成为中国鞋业老大、世界知名品牌的精彩历程的力作。
常有人评价汪海是改革大潮中的一位开拓者和成功者,而他本人则认为自己是为数不多的幸存者,因为在改革大潮中,不仅第一代优秀企业家中有人相继落马,更有一些全国著名的大企业集团总裁因为腐败变成了阶下囚。汪海在讲述他的成功秘诀时说出这样一句话:“不放错兜,不上错床。”这八个字看似简单,但是,当它成为行为准则时,则是对意志的考验、对信念的坚守。
众所周知,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仅仅是一个好人远远不够,需要具有开拓者的勇气与智慧。汪海是一个以“逆向思维”做决策的领导者,在许多企业向沿海地区的大城市迁移时,他把工厂全部搬出青岛,到乡村和革命老区去办厂;当人们一窝蜂地搞高科技时,他把目光投注在传统制造业。新世纪伊始,他几乎在一夜之间从“鞋王”变成了轮胎业大腕。当中国的企业管理界极力推行国外的管理理论时,他把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入到企业管理之中,提出了“干好产品质量就是最大的积德行善”“创出世界名牌是最好的爱国行动”的民族化管理理念。当很多企业渴望有外企投资、入股时,他对想要收购双星鞋业的中东商人说:“双星是纯中国血统,你就是出十亿美元我也不卖。”而对于在外企入资后仍然面临倒闭之威的国有企业,他却伸出友谊之手,大刀阔斧地进行托管、收购,创出了一年持平、二年盈利的惊人效益。有人说汪海太固执,也有人说汪海丢了西瓜拣芝麻。但是,无论别人怎么评价,汪海的准则是:“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不管说三道四,双星发展是硬道理。”现在的双星是跨国界、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国际型企业集团,已形成了鞋业、轮胎、服装、机械、热电五大支柱产业及包括印刷、绣品、三产配套在内的八大行业,拥有6万名员工,在美国、德国、俄罗斯、阿联酋等十几个国家设立了分支机购,并与200多家国外客户建立了贸易伙伴关系。2007年出口创汇3亿美元,销售收入100亿元。
作家赵晏彪以详实的史料,客观的笔触,冷静的分析,透彻的点评,将第一代优秀企业家中的惟一幸存者汪海以及他领导的双星如何成长,如何打破计划经济的禁锢,如何敢于向外国人说“不”的民族气概,描写得淋漓尽致。本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顾秀连作序推荐,将为纪念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活动,刮起一股再现企业家改革风采的新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