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鉴赏(二)


 

毛泽东诗词鉴赏()

刘咏梅

 

《毛泽东诗词鉴赏》原主编:藏克家

副主编:蔡清富  李捷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8《教学评建月报》

主编:刘咏梅   打字员:孙旭

时间:2008319星期三

地点:实验楼三楼评建办

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招生代码:4755

 

 

联系电话:13755025437

 

 

这些年来,资产阶级自由化像一阵狂风,不少人心,如“百草”为之“偃”。在这种恶劣气候之中,毛主席及其著作受到攻击、非议,他的诗词作品,也受到冷遇。而今气候变了,我们编辑《毛泽东诗词鉴赏》,就是想用它去鼓舞人民为革命建设大业而奋斗的斗志豪情,使广大读者学习毛主席诗词,在思想上、艺术上得到提高,并得到高尚的美感享受。

 

析赏诠解毛主席诗词最早的版本是我和周振甫同志合作的《毛主席诗词十八首讲解》,1958年增订,改名为《毛主席诗词讲解》,印籹百万余册。报载,不久将重印。另外,鲁歌等同志也出版了析赏毛主席诗词的著作。与众不同,它不是一家之言,一人之言,而是集中了几十位作家,各人畅谈个人的心得,长的达万余言,短的只一两千字,各具风格,水平也并不一致。有的抒情味较浓;更多的,考证事实,布列背景,使读者清楚地了解了诗词的意义与情味。还有个特点,就是不设框框,就诗词本身来评说。记得60年代,袁水拍同志约我与君健同志(他在外文出版社工作,与毛主席诗词翻译有关)交谈,集中群众看法不同的一些句子,约20个左右,请毛主席亲自说明自己的愿意。如:“莫道君行早”,毛主席说,“君”是指作者,不是别人。水拍把毛主席的回答打印了几份,而今我手中还珍藏一分,成为“珍贵的孤纸”。当然,毛主席自己的自由,也不一定要一一遵从,应凭对诗词本身的体会写文章抒发自己的看法。作者的愿意与读者的体会未必完全相同,也不应强求。所以,我们可以参照作者个人的与别家的意见,但主要是撰稿人的独立见解。诗无达诂。难说谁是谁非,可以傁鸣嘛。

再说说副编的问题。就艺术上的高低而论,毛主席自己把这一编的作品不入集子,这编“另册”与正编比较,当然逊色一点。可是,它也有特殊意义。从这8首诗词中,可以见出伟大革命家的心胸和甘心作“下里巴人”的气概。《八连颁》,通俗性很强,艺术至上的人,不会喜欢它的。可是这篇作品多年来传诵不衰,最近报纸上还引用“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你说它诗味淡薄,我认为它意义重大。毛主席领导中国革命,对军队问题一直很重视,从这篇作品里也可以看出来。

又如1935年写的《给彭德怀同志》一诗:“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短短四句,写出了当时的战斗形势,反映出他对彭总的高度赞扬。末二句,真是豪情如海,英气冲天!

列于副编中首位的《送纵字一郎东行》一诗,写于1918年,不但写出了“丈夫何事足萦怀,要将宇宙看稊米。沧海横流安足虑,世事纷纭何足理”的凌云斗志与满腹激情,从字句的锤炼上,从用典上,从学识的广博上,难以设想它出自一个20多岁的青年之手,怎能不叫人钦佩仰止!这副编里的8首作品,有古诗,有律诗,有六言诗、杂言诗,有词,形式多样,如列八珍。

这本《鉴赏》,是个浩大的工程,我一人,独力难支,幸有两位副主编同志与我并肩奋战。一位是北师大现代文学研究专家蔡清富老友,另一位是中央文献研究室从事毛主席作品研究的李捷同志,我们三人合作得融洽而和谐。河北人民出版社的李良元同志也来去奔波,使这本书,在不足一年的时间内,能与广大的读者见面,我与我的同事们共同感到欣慰。感谢对毛主席生平事迹有研究的同志,为原诗词的写作北景提供了较为准确具体的材料。向几十位热情撰稿的同志,致以衷心的谢意!我们合力同心完成了这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199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