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回家


害怕回家

 

害怕回家?可别以为我是个做了坏事的孩子,害怕受到父母的责怪或者呵斥!虽然已经身为人父,可每每逢时过节,当母亲催着回家时,我总是满腹犹疑,渴望回家的强烈愿望与不敢回家的复杂心情交织在一起。

还在我少不更事时,父亲便撒手而去。是母亲把我们姊妹五个拉扯大。长大后的姊妹五个挨个在母亲“个个翅膀都硬了”的唠叨声中各自远走高飞了,而她兀自一人独处乡下老家,谁让她跟着一起过她都会连连摆手,要么说,怕拖累了我们的工作,要么就说,住城里不习惯,不方便串门,太孤独,即使偶尔软缠硬磨来住一两天,便急着回老家去,其实她心中孤单的感觉,做儿女的哪有不懂的呢?更何况由于曾经因为生活太多的重负,她落下了一身病痛!于是,每当母亲念叨着让我们回家时,大家都尽可能满足她的心愿。每次回家,母亲都喜在眉头,忙里忙外,包我们最爱吃的芹菜饺子,做最让我们嘴馋的香芋圆子,可她就是不肯让我们插手,一个人默默地忙活着。看不过去,总想做个帮衬,她就嘀嘀咕咕地唠嗑,什么你们平时工作辛苦、回家就该竭竭啦,城里的媳妇娇气、别累着她啦,你们小时候吃了不少苦、别让孙子再受罪啦,只要一沾边儿,她就一脸的不高兴。品尝着母亲亲手做的饭菜,我们说不出的亲切感、甜蜜感,可内心隐隐的负疚却在一天天膨胀。

记得前年的中秋节,我们姊妹几家子难得约好一块回家团圆,已经七十五岁的母亲知道后,兴奋得不得了,竟像个孩子似的在电话里直嚷嚷:“可要算数哦,我准备一桌菜,包你们吃得乐意!”谁想到,当我们赶到家中,两位正在忙着做菜的很要好的邻居告诉我们,母亲因为重感冒支持不住了,正在村卫生站打点滴。面对子孙,她竟然觉得过意不去:“我说话不算数喽,只好请别人帮着帮饭,品味好不好,就将就点吧。”那一顿团圆饭,我们吃的实在是另一种滋味。在我们告别时,母亲强撑着把大家送到路口,又是千叮咛,万嘱咐,望着她那白苍苍的头发,颤微微的嘴唇,已经明显躬下去的身影和深深的皱纹里漾出的慈祥的笑容,我第一次感觉到,脚步是那样的凝重。往后的日子,回家的愿望越来越迫切,也越来越犹豫。

转眼又近五一节。母亲,你已经为我们操劳得太多太多了,你的疼爱已经太多太多了!今年的五一节,你在一边歇着,让子孙们尽一点点孝心,做一些“义务劳动”,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