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的‘心’


  杨思基先生对我的文章《无立足境,是方干净》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8/4/19/110306.html里提到的:因为佛认为凡有心者定当成菩提,一切众生悉有佛性。这句话不能够理解,故而这位提出“唯知论”的人,向我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他说:这样说来,‘心’是‘佛性’的基础啊。‘心’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实在是个糊涂的问题,我到要反问杨先生的是:‘心’是什么产生的。凡有心者定当成菩提,在佛里这个心显然就是我们所谓的主观意识,我们知道意识是物质(人)的内部状态,一切心理过程都是头脑过程的机能。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在他的哲学编第一节里,有过很精准的论述:”``~~~~~~~~~思维永远不能够从自身中来,而只能够从外部世界中汲取和引出存在的形式~~~~~~~~~~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结果,这些原则不是被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而是从她们中抽象出来,不是自然界和人类去适应原则,而是原则只有在适应于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正确。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里说道:思维和意识是人脑的产物。(德文版版第22页),这个观点在这部著作里重复了很多次。而在恩格斯的另一著作《路德维希。费尔巴哈》里,恩格斯这样论述他与费尔巴哈的观点的:‘我们自己所属的、物质的、可感知的世界,是唯一现实的’,‘我们的意识和思维,不论它看起来是多么的超感觉的,总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即人脑的产物。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却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这自然是纯粹的唯物主义’(德文版版第18页)

  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我们的头脑是我们思维的住所,是我们思维的座位,是我们思维的创造者,是思维的工具或者器官,是我们思维的承担者和基质。我们的思维仅仅只是我们头脑的居住者。我们可以说,没有物质的意识是不存在的,甚至可以说没有神经系统的意识是不存在的,这就是说,意识和感觉只是第二性的,是物质(人脑)本身的产物。

  意识是物质(人)的内部状态,一切心理过程都是头脑过程的机能。‘佛’的‘心’讲的就是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