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和与同


    " 和"就如做羹汤一样,用水、火及各种佐料来烹调鱼和肉,厨工烧煮后,加以调和,使味道适中,太淡就加调料,味浓便加水冲淡。这样调好后,君子食用适中的羹汤,内心平静。领导者和下属的关系也是这样,对于任何一项方案,领导者认为它可行但是其中有不可行的地方,下属能够直言不讳地指出其中不可行的部分而使这个方案更加完备;而领导者认为它不可行但是其中有可行之处的,下属也能够直言不讳地指出其中可行的部分。这样,就可以帮助领导者在做决策的时候尽量少犯错误。这样的团队才是真正和协的团队。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这里的“和”有志趣,人生观世界观等方面的相同,有志同道合的意思。而“同”确实表面上的附和等,有附和的意思。为了某种目的面和心不和的意思.

    优秀的管理者可以与他周围的同事及下属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就在于他能够听取其他人的各方面意见,不会因为团队成员说了不中听的话或是反对自己的决策而怨恨对方,能够理解和包容其他人,同时对待任何事情都要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取长补短,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平庸的管理者则不然,他不希望其他人否定自己的决议,哪怕是一点点不一样都不行。他喜欢看到在团队里面只有自己一个人的声音,他把这理解为权威。同时,对上司的决策言听计从,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上司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  

    在观念层面,“同”往往建立在某种单向度的意见、偏向的基础之上;就社会领域的存在方式而言,其常常趋向于形成单一的帮派。与“同”相对,在观念的层面,“和”意味着对不同意见的承认和宽容;在社会结构的层面,“和”则指不同的个体、集团之间建立协调的社会交往关系。故孔子亦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如果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主要在天道观上肯定了事物的发生与绵延以不同规定的交互作用为条件,那么,“和而不同”则在人道观上确认了多样性、多元性的价值。后者在逻辑上同是蕴含着对百虑的宽容,对不同个体和集团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