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热爱中医的不乏其人,但是很多人把糟粕也都奉为神明。批判中医的也不乏其人,但是他们不是以爱中医为出发点,而是要取缔中医。今天中医要发展,中医队伍中就一定要有一批深深地爱着中医的大师级的人物勇敢地承担起时代的重任。只有这样中医才能焕发青春,中医这块宝玉才能重新放出夺目的光芒。
作者认为振兴中医需要三方面人才:
一、毛泽东式的领袖人物
近百年来的中医药发展史就是我国近现代史的缩影,西学东进中国人迷茫,中医人士也迷茫;中国人饱受列强欺辱,中医也受到西医的冲击;无数仁人志士探索救国救民之路,中医精英也在探索中医的出路。毛泽东把马列主义这个西方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中国革命才走出低谷,从胜利走向胜利,直至取得全国的胜利,让中国人民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但是中医现在仍然在苦苦探索之中,探索着如何生存,探索着如何发展。中医的现状犹如“五·四”时期的中国,对于如何发展是众说纷纭,要取缔中医之声一直没有断绝。现在中医就是缺少毛泽东这样的领袖人物,把现代科技与古老的中医理论在高层次有机的结合起来,把中医带出困境。这样的人不要太多,有几个足矣,甚至一个就可以。中医现在是需要英雄的时代,是呼唤英雄的时代,我们相信也一定能产生出这样的英雄。
二、鲁迅式的敢于揭短的人物
鲁迅对于中医的态度这里暂且不论,我要说的是鲁迅作为一个爱国的中国人敢于揭露中国人短的这一点是非常值得称道的。当鲁迅的生命受到威胁时,有朋友劝他到国外避难,他坚决的说“不”,当有人问他愿意做个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时,他回答:还是做个中国人好。爱国之情溢于言表。但是在揭露中国人的短处上鲁迅也是毫不留情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中医现在就缺乏这种即深深地爱着中医,又勇于剔除中医糟粕的人。现在热爱中医的不乏其人,但是很多人把糟粕也都奉为神明。批判中医的也不乏其人,但是他们不是以爱中医为出发点,而是要取缔中医。今天中医要发展,中医队伍中就一定要有一批深深地爱着中医的大师级的人物勇敢地拿起手术刀剔除中医身上的赘肉糟粕。只有这样中医才能焕发青春,中医这块宝玉才能重新放出熠熠夺目的光芒。这样的大师越多越好。
三、徐悲鸿式的实干家
徐悲鸿是现代中国学贯中西的大师级画家,美术教育家。他不仅能够创作出流芳百世的西洋油画,还能创作出一流的中国画,这还不是最值得称道的,徐悲鸿最值得称道的是他把西洋画的技法、画法理念不留痕迹的引进中国画当中,应用到自己创作教学中。最后不仅他自己能这样做,而且培养了一大批这样的人才,从而使中国画一改过去无透视,人物造型比例不合理的状况。现在的中国画与100年前的中国画以说是发生了巨大的革命性的变化,但是它仍然是中国画而不是西洋画。这里徐悲鸿的贡献是卓著的。现在中医需要这样既精通西医又精通中医的大师级人物,使中医与现代医学无缝对接,让古老的中医焕发青春,但是还要保持中医特色,而不是把中医西化。上世纪50年代号召西学中,现在仍然需要西学中,只是不能采取那个年代祖国需要个人绝对服从的简单方式,而应该采用政策导向招聘等方式方法。只要培养出一批学贯中西的大师级中医师,中医就一定能走出困境。
(本文在《中国医药报》2008年4月7日以《中医应直面自我学学鲁迅和徐悲鸿》发表。发表时有删节。)
作者认为振兴中医需要三方面人才:
一、毛泽东式的领袖人物
近百年来的中医药发展史就是我国近现代史的缩影,西学东进中国人迷茫,中医人士也迷茫;中国人饱受列强欺辱,中医也受到西医的冲击;无数仁人志士探索救国救民之路,中医精英也在探索中医的出路。毛泽东把马列主义这个西方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中国革命才走出低谷,从胜利走向胜利,直至取得全国的胜利,让中国人民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但是中医现在仍然在苦苦探索之中,探索着如何生存,探索着如何发展。中医的现状犹如“五·四”时期的中国,对于如何发展是众说纷纭,要取缔中医之声一直没有断绝。现在中医就是缺少毛泽东这样的领袖人物,把现代科技与古老的中医理论在高层次有机的结合起来,把中医带出困境。这样的人不要太多,有几个足矣,甚至一个就可以。中医现在是需要英雄的时代,是呼唤英雄的时代,我们相信也一定能产生出这样的英雄。
二、鲁迅式的敢于揭短的人物
鲁迅对于中医的态度这里暂且不论,我要说的是鲁迅作为一个爱国的中国人敢于揭露中国人短的这一点是非常值得称道的。当鲁迅的生命受到威胁时,有朋友劝他到国外避难,他坚决的说“不”,当有人问他愿意做个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时,他回答:还是做个中国人好。爱国之情溢于言表。但是在揭露中国人的短处上鲁迅也是毫不留情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中医现在就缺乏这种即深深地爱着中医,又勇于剔除中医糟粕的人。现在热爱中医的不乏其人,但是很多人把糟粕也都奉为神明。批判中医的也不乏其人,但是他们不是以爱中医为出发点,而是要取缔中医。今天中医要发展,中医队伍中就一定要有一批深深地爱着中医的大师级的人物勇敢地拿起手术刀剔除中医身上的赘肉糟粕。只有这样中医才能焕发青春,中医这块宝玉才能重新放出熠熠夺目的光芒。这样的大师越多越好。
三、徐悲鸿式的实干家
徐悲鸿是现代中国学贯中西的大师级画家,美术教育家。他不仅能够创作出流芳百世的西洋油画,还能创作出一流的中国画,这还不是最值得称道的,徐悲鸿最值得称道的是他把西洋画的技法、画法理念不留痕迹的引进中国画当中,应用到自己创作教学中。最后不仅他自己能这样做,而且培养了一大批这样的人才,从而使中国画一改过去无透视,人物造型比例不合理的状况。现在的中国画与100年前的中国画以说是发生了巨大的革命性的变化,但是它仍然是中国画而不是西洋画。这里徐悲鸿的贡献是卓著的。现在中医需要这样既精通西医又精通中医的大师级人物,使中医与现代医学无缝对接,让古老的中医焕发青春,但是还要保持中医特色,而不是把中医西化。上世纪50年代号召西学中,现在仍然需要西学中,只是不能采取那个年代祖国需要个人绝对服从的简单方式,而应该采用政策导向招聘等方式方法。只要培养出一批学贯中西的大师级中医师,中医就一定能走出困境。
(本文在《中国医药报》2008年4月7日以《中医应直面自我学学鲁迅和徐悲鸿》发表。发表时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