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靠资金搞得好城乡统筹吗?
“城乡统筹”因处在探索阶段,现在缺乏科学统一的内涵,字面上解释是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我赞同这样的说法:城乡统筹是要把挖掘农业自身潜力与工业反哺农业结合起来,把扩大农村就业与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结合起来,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稳步推进城镇化结合起来,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形成城乡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国家要求重庆、成都是“全面改革、重点突破、形成机制、促进发展、试点示范”。
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最关键是政策创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包括破除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和政策限制,赋予农民平等的公民待遇、完整的财产权利和公平的发展机会,迁徙自由、就业自由、投资自由等等,在体制改革上,探索重庆市统筹城乡的投融资体制改革,引导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等等。
《渝北小镇:50亿资金的城乡统筹试验线路》报道:由重庆市银海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海集团)投资50亿元打造的大湾镇生态农业产业项目已经破土。这意味着,该生态农业产业项目区内近万名农民的土地,可以用租赁的方式进行流转,由银海集团进行规模化经营。今后,这里的农民不但可以拿到土地租金,而且能住上配套设施完善的小区楼房。除此之外,大湾镇生态农业产业项目还将为当地农民提供近万个就业机会———渝北区的城乡统筹试验。
而另一则报道《招商还当修炼内功,重庆能否和成都血拼地价?》:在国家加强土地的宏观调控后,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一方面,新批土地难,特别是主城9区,一些优势项目难以安置,优势企业难以扩展,一些企业因用地问题不能解决而外迁;另一方面,清理整顿取消的一批原经市政府批准的非公经济示范园区,不少专家认为,重庆当前的投资环境仍然有许多不太让人满意的地方。土地被冻结,新办项目不能进,又无法复耕,资金短缺、结构性矛盾突出等因素外,用地难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城乡统筹当然需要资金,仅靠资金搞得好城乡统筹吗?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最关键是制度创新,我们不希望城乡统筹变成房地产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