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春兰巨亏3亿今起暂别股市
记者,李蔚
作为中国家电企业的代表,春兰的运气没有TCL好,面临连续两年亏损的尴尬,TCL躲过去了,春兰却因3度亏损而暂别股市。昨日,*ST春兰宣布,该公司2007年完成营业收入19.75亿元,同比2006年下降17.98%;净利润亏损3.15亿元,同比2006年下降156.88%。由于连续3年亏损,从今日起该公司股票暂停上市交易。
*ST春兰称,由于公司主营业务空调器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有增无减,且由于公司政策的不稳定性,在客户中产生大量的费用结算遗留问题,导致去年正常销售下降,且主要原材料等的高位运行,主要盈利未达预期;此外,公司自去年9月开始,对经营方式进行了调整,由经销制改为代理制,影响了第四季度的销售。
春兰空调宣传联络部相关人士昨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春兰亏损有自身的原因。”他同时也表示,销售不力是造成春兰亏损的主要原因。“目前,家电行业都面临渠道扩展问题。作为一个老牌空调企业,我们正在进行一些改革,希望改善销售渠道。”据了解,2006冷冻年春兰空调的销量为75万台,2007冷冻年进一步缩小至不到70万台。10年前,春兰曾是中国空调业的老大。
该人士最后表示,*ST春兰将在8月份左右公布2008年中期业绩报告,如中期盈利,*ST春兰将可恢复上市。之前有传高盛有意介入*ST春兰重组,但遭双方否认。在2008年中报出来前,*ST春兰仍有时间对公司进行重组。
来源: 北京商报2008年4月30日
于清教点评
*ST春兰走向何方?
2005年4月在北京西四环的大中电器总部所在地的松麓假日酒店的四楼,当时正在召开空调旺季到来前的中国空调业CEO峰会,格力、美的、海尔、新科、春兰、志高、奥克斯、澳柯玛、三星、LG等空调企业的老总悉数到场。陶建幸并没有出场,他委派的副总在会上言必称春兰是空调当之无愧的老大时,大家满脸的疑问,继而在一个娱乐性质的峰会上唇枪舌剑起来。当时美的方洪波、奥克斯的吴方亮、海尔的王召兴等纷纷予以驳斥。6月18日在南京的金陵饭店召开华东空调峰会时,春兰派去的人干脆提前离场,当时科龙空调的严友松在阐述空调竞争压力时直冒汗,事隔十几天顾雏军出事了,严友松等也被限制。
躺在过去的荣耀上,春兰股份一直醉到了今天最终巨亏3.15亿元,连续两年亏损面临退市的风险。打开春兰的近期股票走势图,你会发现,从昨天往前数八天的走势中,*ST春兰最后的挣扎跃然纸上、惊心动魄。资本市场的贪婪与投机使得投资者忘记了春兰的前世今生,忘记了失败并不一定能站起来的惨烈教训。
固然中国空调业面临同质化竞争、概念炒作、人民币升值、出口渠道不畅、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但我认为最根本的因素是人的因素,格力为什么能做到近300亿,独领风骚,一路持续增长?为什么其他品牌纷纷倒下?看看格力的年报你会发现,是专注做强空调业成就格力的今天,那些多元化的公司中概念最多、宣传最多的海尔空调销量已被格力、美的甩远;以变频自居领先的海信空调7年来并没有做到市场领先;澳柯玛遭遇资金链危机后干脆转让给供应商佳冠公司运作了;奥克斯在品牌知名度和市场销售上升后也开始徘徊不前;新科空调则转向以出口为重点,退居区域品牌作战;长虹则在冒险的彩电生产线中掩盖了空调发展的尴尬,虽然赵勇强化空调在集团的地位,但从实际市场表现来看,投入产出的业绩让赵勇不悦,志高的李兴浩专注于空调业则在稳步上升紧跟格力美的;TCL虽然扭亏为盈,但报表里体现的空调业务并不突出;格兰仕下了空调的赌注后业绩提升尚待观察。
从2007年的中国空调整体市场特征分析可以看出,07年产量比06年同比增长30%左右,达到6290万台,出口3300万台,内销2900万台,而库存量也有近900万台。07年度出口量最大的是三大品牌格力、美的、海尔,LG 376万台,三星363万台,格兰仕155万台,志高142万台,松下125万台,奥克斯102万台。内销中三大品牌占据了2850万台,品牌销量集中度上升到47%,而春兰对外公开的数字是105万台,年报显示只有75万台,一方面强势品牌恒强,弱势品牌恒弱,另一方面市场淘汰率在上升,消费者的选择更加理性,出口成本在增加,空调业的日子在08年看来并不好过,“看天吃饭”仍是这个行业的最基本特征。渠道强势特征仍将延续,国美收购永乐、大中后,话语权在增加,制造商呼吁的家电上山下乡运动市场反馈并不理想。在此格局下,春兰的主业空调如何才能东山再起?这不免让业内人士担忧,即便是重组装入新的业务,但春兰空调如何突围?
春兰现在必须清醒的是,如何实现“改变公司盈利能力恢复上市是2008年公司首要的工作目标”,王明权空降春兰后如何切实有效地力挽狂澜,渠道变脸春兰如何赢得合作伙伴的信任,陶建幸能断臂以求*ST春兰之生?这一系列问题等待我们去一一揭开。
更多精彩观点阅读
正在推出:搅局笔记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