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教育的终极目标:“培养学生面对一丛野菊花而怦然心动的情怀”


教育的终极目标:“培养学生面对一丛野菊花而怦然心动的情怀”

/祝梓馨

20042月马加爵连杀4名同学的事件已经让我够震惊的了,但是在事隔三年的200712月这样令我震惊,令整个社会震惊的事情却再次在云南大学上演,更令人震憾的是,这次的当事人竟是年仅19岁的大二女学生张超,她不但雇凶杀死情人,还残忍地将其分尸260余块,这一事件被称为云南大学“女子版马加爵事件”……

 

在我们身边,在各种媒体上,我们听到的,看到的为什么都是这些人性缺失、善良缺失的例子呢?从“徐力弑母”到“刘海洋伤熊”,再从“马加爵事件”到“女子版马加爵事件”,每一件都触目惊心,残忍无比。这使我不禁想起了一封来自二战纳粹集中营幸存者的信。

 

这封信是这样写的:“亲爱的老师,我亲眼看到人类不应该见到的情景: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被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妇女和娃娃被学院和大学的毕业生枪决和烧死。看到这一切,我怀疑: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请求如下:请你帮助学生成为有人性的人,千万不要以你们的心血造就一帮爱过教育的暴君,训练有素的神经失常者,富有学识的艾希曼。只有我们的孩子在更人道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价值。”这一封写于60多年前的信,但至今读来仍震聋发聩,它撼人心魄之处就在于提出了教育的根本问题,教育的终极目的并不是传道、授业、解惑那么简单,而应该是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开阔,使我们的孩子“更人道”,就像泰戈尔所说的:“我们培养学生面对一丛野菊花而怦然心动的情怀。”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教育的终极目的应该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而法国大作家雨果则是这样说的:“人世间最可宝贵的就是善良。”所以,我觉得我们的教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

 

如果说“徐力弑母”、“刘海洋伤熊”、“马加爵事件”、“女子版马加爵事件”都只是极少数的典型,而这一封写于60多年前的信也有夸大其词之嫌的话,那么请大家看看下面这个调查,其实结果则着实令我们担忧,一个心理学家问一群孩子:如果你在路上发现了一只受伤的小鸟,你会怎样对待它?孩子们的回答让人震惊:尽管答案五花八门,但都有一个可怕的共同点:那就是“残忍”!比如对鸟拔毛,火烤、活埋等等,令人毛骨悚然。

 

大家再看那几个蹲着身子好奇地观察蚂蚁的孩子,他们边观察,边议论:有的说蚂蚁在搬豆,有的说蚂蚁在搬家。还有的说蚂蚁在聚会……这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个孩子抬起一只脚狠命地向蚁群踩了上去,几位孩子立刻效仿,一脚、两脚、三脚……蚂蚁就在孩子们的脚下奔向了天堂。

 

泰戈尔所说过:“我们培养学生面对一丛野菊花而怦然心动的情怀。”但是我们的学生为什么都没有一点恻隐之心了呢?在两千多年前,孟子就说过:“无恻隐之心,非人也!”难道我们现在的那么多没有恻隐之心的孩子都不是人了吗?到底,是谁夺走了孩子的善良?到底,是谁向孩子灌输了暴力的概念?到底,又是谁在孩子的心灵上撒下残忍的种子?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请大家看一看下面这个教学个案。

 

一位优秀老师在讲《狐狸和乌鸦》的时候,用启发性的语言问学生:“狐狸想吃乌鸦嘴里叨着的一块肉,它就故意用好听的话来奉承乌鸦,结果乌鸦一高兴,把嘴一张,‘哇’的一声,肉就掉下来了。同学们,请你想想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让狐狸吃到乌鸦嘴里的肉呢?”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几分钟后,同学们纷纷发言。

 

同学甲说:“狐狸可以借一把锯子,把乌鸦落脚的树锯断,让乌鸦掉下来……”这是最典型的没有环保意识,树能随便锯吗?可是老师不管这些,还是略有嘉许的启发:“很有意思,但乌鸦会飞走,结果狐狸还是不能得到肉!”

 

学生乙说:“狐狸可以借一把枪,一枪把乌鸦射下来。”面对这么残忍的事情,老师却用了鼓励性的语言:“很有创意!竟然想到用先进的武器,这样,狐狸不光可以吃到乌鸦嘴里的肉,还可以吃到乌鸦肉了!”这是老师在为残忍推波助澜啊!

 

学生丙说:“乌鸦叨的肉是给它的孩子们吃的,狐狸可以想办法钻进乌鸦的家,把乌鸦的孩子们捉住,逼着乌鸦把嘴里的肉交出来……”你看,连恐怖分子的那一套都用出来了,但是老师没有觉察,还非常赞赏地说:“真是绝了!乌鸦再也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了。”

 

当第三个学生的“精彩“发言完毕,下课铃也响了。于是,一节看似成功的课,老师却有意无意把残暴的种子播进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灵,这是多么让人痛心啊!为师不可不慎啊!家长不可不慎啊!!教育不可不慎啊!!!

 

所以我想,教育的根本问题,教育的终极目的并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那么简单,而更重要的应该是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开阔,使我们的孩子“更人道”,使我们学生有一种“面对一丛野菊花而怦然心动的情怀”,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教育的终极目的应该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而法国大作家雨果则是这样说的:“人世间最可宝贵的就是善良。” 所以,我觉得我们的教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开阔,唤起人类自身美好的“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