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感言:活人重要还是死人重要?


又一度清明,全国大扫墓,沉静在缅怀先烈、追悼先人的气氛之中。

  据说今年清明扫墓的人太多,很多地方都是高速公路大塞车。

  突然想起一句话:亲戚或余悲,他人已山歌。

  很多人活着不孝,死后胡闹。家里老人活着时巴不得他快点死,死后逢年过节,不远千里万里,烧几张纸钱来哄着他(她)!

  我们应景事的多,真正内心想去做的事很少。

  对外扮亲善,显示人情味,但对亲人、对朋友则扮老虎,刻薄得很!

  死人倒确实是应该追忆祭奠的,但活人更要珍惜,这才是尽孝心的机会。家里老人活着多尽孝,死后烧不烧纸都无所谓的------在他或她的生前,你能做到问心无愧,让老人无憾,又何必去烧纸呢?何况烧纸是很不环保的。

  再者,如果一个人的父亲去世了,他应该更孝顺自己还活着的母亲;如果一个的母亲去世了,他应该更孝顺自己还活着的父亲,这样才更符合先人的愿望,这才是最好的孝顺。而给死人烧纸,却不尊重活着的长辈,那叫什么呢?

  尽孝要趁早,活着的人比死人更重要。死去元知万事空,你烧再多纸,死人也是不知道的,你所了的只是自己的某种心愿,很多时候,这只成了一个形式的空壳。还有很多人,根本没有什么孝顺的心意,要不然,墓地那么多人尽是满面笑容,嘻笑打闹干什么?完全没有什么缅怀的心意啊!
 
对活人的孝顺,才是对死人的最好的祭奠。
 
 
我们应该怎么样尽孝?
 
我们都深爱着我们的父母,也想尽办法在孝敬他们,可他们倒底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呢?很多时候我们做了自以为很孝的事,却未必是他们真正需要的,形式大于内容。咋样才是“孝”呢?
 
曾国藩说,侍亲以得欢心为本。这就是说,尽可能顺着他们的心意,让他们安心,高兴,这就是尽孝。

 

    回家时看到水龙头关不严了,阳台的晒衣架子锈烂了,不声响地买个新的换上吧。

    父母舍不得买的空调,就你来出资买一个安装上吧。

    到父母家吃饭的时候你来掌勺,并买些他们爱吃又嫌贵舍不得买的食品带上吧。

    别让他们总是窝在家里,常带他们出去走走,旅游旅游吧。

    如果你远离家乡,就常写写信,打打电话,接父母来住住吧。可能的话帮他们在你所在的城市安个家,让他们心安理得,自由自在地在你身边爱住多久就住多久吧。

    当他们老得唠唠叨叨了,耐心地听着别不耐烦吧。

    当他们老得不再那么讲卫生了,谅解一下多担当些吧。

    当他们什么旧东西都舍不得丢掉,把房间摆得又满又乱时,别吱声别阻拦了吧。

    当他们思维不再清析,记忆力不再好,听力也差下来的时候,不要无情地揭露多体谅些吧,

    还有就是让我们自己过得各方面都好一些,让父母每当想到我们的时候不是闹心而是舒心、安心吧。

   如果可以引导父母,产生一些宗教信仰,人生信仰的,对他们有好处的,精神更充实,那就更好了。

 

切记呀切记:

            我们是咋样爱自己的孩子的,父母就是咋样爱我们的!

            孩子咋样对待我们我们很欣慰,我们就咋样对待我们的父母吧!

            子欲孝而亲不在,是多么后悔的事呀!

            我有紧迫感,你们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