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福洪
[内容摘要]鄂东地区的行政区划存在许多矛盾与问题,在武汉城市圈建设中,肯定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纷扰,制约发展大计。有必要认真清理矛盾,从中找到解决的办法。同时,要看到我们湖北人、鄂东人天然存在的弱点与不足,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来统一认识,采取并市的方法,调整8+1城市圈的利益格局。
[关 键 词] 鄂东 行政分割 武汉城市圈 格局调整
鄂东,是地域名,即鄂东地区。地域,指地理上的某一范围的地、区域划分以地理和经济特征为基础。行政,指的是一定的社会组织,在其活动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组织、控制、协调、监督等活动的总称。是指国家机能中立法和司法以外的全部机能的总称。
在鄂东这一地域内有多个行政区域。有黄冈市、黄石市、鄂州市三个地级市(咸宁市偏南,一般不视其为鄂东),这三大市,在近代历史上是黄冈地区和咸宁地区所管辖。从经济角度看,三市的设置,三市之间以及与外省市之间,都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历史问题不去纠缠,只从现状,从“行政管理服从经济发展”需要的理念出发,非采用制度创新机制不可。
一、市内也存在矛盾
1、黄冈市,农产区、人口多、地域大,经济发展滞后。有武穴、黄州、麻城三个县级市(区)分处东、中、西北三地,但其经济力量都很小,都没有雄视一方的能力。目前,保留在“黄冈地区”的模式下运作,政治上无可争辩地统一于市的行政管辖之中,但在经济上,并不是由市级机构“统”在一起,一是财政上已由省直辖、直达。二是在大型建设上,各自利益互不相让,如大别山电厂,麻城市就与黄冈市区发生争执,最终是一个名称“大别山电厂”,分两处规划建设,麻城建成了,黄州还在计划之中。看来,经济利益之争,是不论行政级别的。
2、黄石市,新中国新型资源城市,先辖大冶县(后改为市)后辖阳新县。因设想把大冶市改为黄石市一个区,引发群体性事件。其根本原因是经济利益之争。
二、市间矛盾不小
1、鄂州市,是80年代由黄冈地区的一个县改立的地级市,当初把黄州区划入了鄂州市,不久又分开了。鄂州市与黄冈市区一江之隔,大桥早就修通,但行政力量阻隔了两市的融合。
2、黄石市与黄冈市的浠水县也是一江之隔,桥北的浠水县散花镇与黄石市,民间经济相通,行政上就是通不了。
三、省市矛盾更大
1、九江市与黄冈市的黄梅县的小池镇一江之隔,京九铁桥相通,省界之间的经济利益调和,难度更大,有如太平洋一样深远。
2、鄂东三市与武汉市是四个独立的经济体,级另不同,实力差距大,经济相融难度肯定不会小。
中国的城市与农村交流,除户籍制度外,主要阻隔力量,来自行政上画地为牢,政府财政上的利益区隔。
四、湖北人的致命弱点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设立武汉城市圈的初衷,而四市之间,如何实现经济行为协调一致?为区域内的人民大众谋福利?
目前,就有人在网上讲:“湖北有‘九头鸟’之谓,8+1城市圈,就是九头之鸟,不用一个脑袋思考问题,用九个脑袋思考,聪明倒是聪明,利益纷争不可能做成大事”。这话本是戏言,但说中了湖北人的“九头鸟”之弱点所在。
武汉市,本是中部特大城市,由全国第六大城市降到10名之后,其间的发展过程华人有目共睹。30年改革,任何新老三大件,家用电器武汉都生产出来了,且有响亮的品牌,就是没有一样做大做强,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鄂东地区,尤其是黄冈,从人口总量上看,农民占主体,居民中有务工、经商习惯的人口比例不高,创业意识不强,打工意识与当官意识特浓。这样的意识环境很难与武汉人的“工业意识、商业意识”接轨。
作为武汉城市圈的老百姓之一,上述行政、地域矛盾,人群弱点,从主流媒体上,是绝对不能讲的真话与实话,本人无非伴演一次“皇帝的新装”里的“小男孩”,小老百姓没有什么个人利益在其中,讲出来,让湖北人痛一痛,鄂东人痛一痛。
中部要崛起,湖北要发展,武汉城市圈要建成,首先要解决好上述行政利益与地域之间的矛盾与纷争问题,思想意识更新问题。把此话题作为湖北解放思想的核心话题之一,克服自己的弱点,共商经济融合大计。
五、改革的阻力来自干部
中国的改革走到关键时期,再改下去,肯定有来自方方面面的阻力,但主要阻力不是来自民间,而是来自党的干部本身,而且是来自县以上有财政支配权的高级干部。不仅包括在职的干部,退休的干部从中制造舆论的力量不可小视,那些自己认为退居二线的人大、政协干部能量更大。其核心是财政利益和封建辖区观念。
干部统一认识,是改革成败的关键,也是武汉城市圈建设能否顺利开展下去的关键。人民大众,只要能生活得更好,还是共产党领导,决不会从中作梗。
六、三市合一是最佳选择
除了解放思想大讨论的过程必须走之外,解决鄂东地区所有矛盾的最简便的办法,就是把黄冈、黄石、鄂州三市合并城为一个市,名称按历史渊源,应该称黄冈市或黄州市。新市府地址新选,新建。
黄梅县小池镇与九江市,只能在江西省有要求的条件下,用经济手段在土地与财政政策合理分配基础上合作了。
武汉城市圈再不是8+1了,而是6+1。再来谈武汉城市圈的经济融合,格局已发生变化,必然又是一种新气象。
草民柴福洪4月5日草就于黄州,敬请批评!
作者简介:柴福洪, 男, (1957年5月-- ),湖北蕲春人,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高教研究所研究员、所长、经济学硕士。
研究方向:高职教育、公共经济。
联系方式:E-mail:[email protected].电话:0713-8348688传真:0713-8345265
地 址: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南湖桃园街109号 邮编:438002